[实用新型]一种废旧塑料膜再生生产线的收集和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5699.3 | 申请日: | 2012-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2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黄胤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聚源天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郑永泉 |
地址: | 51810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塑料膜 再生 生产线 收集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旧料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废旧塑料膜再生生产线的收集和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现实生活中,随着塑料材料的广泛应用,必然伴随塑料废弃物大量产生,特别是废旧塑料膜,绝大部分采用填埋和焚烧的方法进行处理,严重污染环境。小部分不间断的废转移薄膜卷料可以用作织绳,但依然不能解决日益增长的塑料薄膜工业废料污染问题。
部分厂商对废旧塑料膜进行回收再生处理,保护环境,同时节约成本。然而目前的废旧塑料膜再生生产线只能简单对塑料膜进行破碎清洗,去除表面泥沙和污渍,仅适用于废旧农用地膜和没有涂层的塑料膜的回收处理。对于涂有电化铝、油墨、胶水等残留层的废旧塑料膜,现行废薄膜回收生产线不能对废转移膜上杂质进行有效去除。由于废旧转移薄膜须将残留层清除后才能再生使用,目前市面上还没有出现可以有效处理废旧转移薄膜机械流水生产线。
在现有技术中,对于这种具有残留层的废旧塑料膜,其处理方式多数是首先采用化学药品对塑料膜进行浸泡,使塑料膜上的涂层与化学药品充分反应后再用机械进行简单的清洗,从而达到再生使用的目的。这种处理方式生产效率低下,仅适用于小规模生产,生产成本较高,并且容易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纯物理机械方法处理,无需化学药品,能够完全去除废旧塑料膜上的涂层,更加环保的废旧塑料膜再生生产线的收集和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废旧塑料膜再生生产线的收集和输送系统,包括收集器和输送机,所述收集器的四周为透风的网状结构,中间位置设有入料口,与入料管连接,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机设于收集器的出料口处。
本实用新型为废旧塑料膜再生生产线的其中一个处理系统,对上一处理系统处理的塑料膜进行收集并输送至下一处理系统。上一处理系统通过风叶转轮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风力将破碎和杂质分离后的塑料膜由入料管输送至收集器,多余的风力透过收集器的网孔导出收集器外,塑料膜则被阻隔在收集器内借助重力自然下落在底部的输送机上,输送至下一处理系统。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收集器为漏斗形,便于塑料膜沿收集器斜壁自然下落,避免部分塑料膜飘浮于空中难于收集,减少收集的时间。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入料管倾斜向上,借助风叶转轮高速旋转产生的强大风力,塑料膜由入料口喷出,使塑料膜能够各自分散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机为皮带输送机,传动灵活,输送方便。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其他类型的输送机也能达到输送的目的,比如网带输送机等。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输送机的上方设有喷淋器。由于上一处理系统将塑料膜的大部分杂质和水分进行分离,塑料膜成堆后体积增大,难以进入下一处理系统的入料口,通过喷淋器对塑料膜进行高压喷淋,使塑料膜充分受湿,体积变小,重量增加,能够自由下落进入入料口,避免阻塞入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为废旧塑料膜再生生产线的其中一个处理系统,对上一处理系统处理的塑料膜进行收集并输送至下一处理系统。其应用的废旧塑料膜再生生产线相比现有的生产线,采用纯物理机械方法处理,无需化学药品,能够完全去除废旧塑料膜上的电化铝和油墨等涂层,实现废旧塑料膜的再生利用,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有效解决废旧塑料膜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废为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废旧塑料膜再生生产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省略了与本实用新型设计要点无关的其他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废旧塑料膜再生生产线的收集和输送系统200,包括收集器201和输送机202,所述收集器201的四周为透风的网状结构,中间位置设有入料口,与入料管连接,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输送机202设于收集器的出料口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聚源天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聚源天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56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