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升降的防雨防晒窗帘幕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74937.9 | 申请日: | 2012-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3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谢凯;杨永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47H5/02 | 分类号: | A47H5/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升降 防雨 防晒 窗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窗帘幕,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升降的防雨防晒窗帘幕。
背景技术
目前,我们日常所使用的窗户基本上尚可满足我们日常的需要,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天气时常变化,而当人们外出而没有关闭窗户时,雨水就会进入室内可能对室内物件产生不好的影响。对于木质结构的室内装潢,久而久之,无论雨水或者炙热的阳光都会对这产生影响甚至损坏,又或者刚洗的衣服又得再洗一遍,这多多少少会对人们产生一些困扰。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突然的降雨导致家中无人遭受物件损坏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自动升降的防雨防晒窗帘幕,该窗帘幕不影响日常窗户的开关,而且可手动调节升降。当外界天气产生变化,下雨或者艳阳天时,窗帘幕可做到自动升降阻挡雨水和阳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动升降的防雨防晒窗帘幕,包括装于内带转动装置的窗帘幕,窗帘幕内有帘幕内控电路,还包括装在窗外的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室内的控制盒,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将信号送入控制盒,控制盒输出信号到帘幕内控电路,帘幕内控电路控制驱动窗帘幕升降。
所述控制盒面板上有按键和显示屏,通过控制盒的按键输入到控制电路对温湿度进行设置,控制电路将设定值通过显示屏进行显示,将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与控制电路输出的温度设定值送入温度比较器进行比较运算,同时将湿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与控制电路输出的湿度设定值送入湿度比较器进行比较运算,温度比较器和湿度比较器将结果输出到D/A数模转换模块进行数模转换后输出到无线发射模块,无线发射模块将信号发出。
所述帘幕内控电路的无线接收模块收信号,无线接收模块将信号送入A/D模数转换模块进行模数转换后输出到驱动电路,驱动控制帘幕的升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自动升降的防雨防晒窗帘幕,通过对外界天气的判断,当下雨或暴晒是,帘幕则会自动下降阻挡雨水活着炙热的阳光。这一应用有效地防止了下雨天窗户没关而使雨水进入室内的状况,使屋主不用再为下雨天关不关窗而操心,基本上遏制了可能因雨水而对室内造成的损失。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升降的防雨防晒窗帘幕工作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动升降的防雨防晒窗帘幕中的控制盒面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自动升降的防雨防晒窗帘幕工作原理框图,首先通过控制盒2的按键20输入到控制电路21对温湿度进行设置,控制电路21将设定值通过显示屏22进行显示。将温度传感器1采集到的数据与控制电路21输出的温度设定值送入温度比较器23进行比较运算,同时将湿度传感器3采集到的数据与控制电路21输出的湿度设定值送入湿度比较器25进行比较运算,温度比较器23和湿度比较器25将结果输出到D/A数模转换模块24进行数模转换后输出到无线发射模块26,无线发射模块26将信号发出,帘幕内控电路4的无线接收模块40收到信号,无线接收模块40将信号送入A/D模数转换模块41进行模数转换后输出到驱动电路42,驱动控制帘幕的升降。
湿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装在室外,湿度传感器3和温度传感器1分别进行比较,那么在下雨天或者是艳阳天,无论是雨水还是炙热的阳光,控制电路21都可对其进行响应而产生对策。
窗帘幕的升降通过固定的圆轴的转动而实现,滚轴的位置位于室内悬挂于墙上,帘幕两端通过两根固定杆对帘幕进行固定,以防风雨的影响而导致窗帘幕的摆动而使窗帘幕的功能失效。
如图2所示控制盒面板示意图,控制盒上有8个按键,通过对按键的调节实施不同的功能。模式设定:自动模式帘幕的自动升降;手动模式下帘幕升降按钮:按住三角按键对帘幕进行升降控制;温度设定:按三角按键对温度进行设定,温度以三位数显示,连续按温度设定可对各位进行调节,通过显示屏显示;湿度调节:按三角按键进行调节,湿度以两位数显示,连续按该键可对各位进行调节,通过显示屏显示;开关:设备总开关。对温度或帘幕进行调节,必须先进行帘幕升降模式或温度调节的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49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