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退式捞钩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4485.4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4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时宏元;王建华;李小丽;孙彦柱;杨亚东;杜宾;王玉伟;韩凤鸣;宋达常;姜思强;张福祥;梁雷;管晓凤;孙伟;田甜;张辉;吴昊;徐成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 |
主分类号: | E21B31/20 | 分类号: | E21B31/20 |
代理公司: | 盘锦辽河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6 | 代理人: | 褚贵良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退式捞钩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气水井井下打捞工具,特别涉及一种可退式捞钩。
背景技术:
现有的捞钩分为死钩型和活钩型,但是无论死钩型和活钩型捞钩都是不可退式捞钩。在打捞钢丝绳、电缆时使用不可退捞钩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落物卡死,解卡不成功,必然造成事故的进一步复杂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退式捞钩,该装置实现了打捞和能够自由退出落鱼,防止卡钻事故的发生。克服了现有捞钩打捞遇卡,工具不能自由退出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退式捞钩,包括上接头、钩杆和外筒;上接头与钩杆相连接,外筒套装在钩杆外,外筒上设有L型退出槽,钩杆上的销钉置于L型退出槽内,钩杆下端设有凸轮钩,外筒上相对应凸轮钩的位置开有孔道,外筒下端设有导引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外筒上设有L型退出槽的方式,因而具有打捞和能够自由退出落鱼的功能,防止卡钻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一种可退式捞钩,包括上接头1、钩杆3和外筒5;上接头1与钩杆3相连接,外筒5套装在钩杆3外,外筒5上设有L型退出槽2,钩杆3上的销钉置于L型退出槽2内,钩杆3下端设有凸轮钩4,外筒5上相对应凸轮钩4的位置开有孔道,外筒5下端设有导引锥6。钩杆3与外筒5可以相对位移,通过旋转管柱改变销钉在L型退出槽2内的位置,达到改变凸轮钩4的工作状态,实现打捞或退出。
打捞时,正转管柱的同时缓慢下放可退式捞钩,此时销钉位于L型退出槽2的轴向位置,直至落鱼进入外筒5,此时凸轮钩4收回,不与落鱼接触。上提捞钩,外筒5相对钩杆3下行,同时外筒5带动凸轮钩4下行伸出筒外,与落鱼接触实现打捞。需要退出捞钩时,下放管柱加压1-2吨。外筒5相对钩杆3上行,凸轮钩4在外筒5的带动下上行收回,反转管柱0.5-1圈,使销钉进入L型退出槽2的径向位置。上提管柱,外筒5与钩杆3的位置被销钉固定不动,凸轮钩4不与落鱼接触,上提管柱即可以顺利退出打捞工具。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关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受限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方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仍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以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只要满足使用需要,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辽河石油勘探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448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