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进料夹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4143.2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2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和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哲良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D30/08 | 分类号: | B29D30/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进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轮胎完成胎牙制造设备,特别涉及其进料夹合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车辆轮胎于制造过程中,需先产制完成胎牙,后续才能逐一完成各项工序。一般完成胎牙的产制,需先取一裸胎牙,而后输入长条状、断面略呈三角形且具粘性的三角胶,经将三角胶底部与裸胎牙粘压且合为一体,以取得完成胎牙。
现有三角胶在输送进入产制设备时,由于该三角胶为连续性物料,且材质柔软,若在进料后进行粘压工序时未将等待输送的三角胶适当夹合定位与维持拉伸,一来有可能导致三角胶因堆积而变形或向侧边脱出或偏斜,二来也可能影响后端粘压工序的进行。然而,现有坊间的进料机构,都未有能满足前述需求的机构,导致业者在进行产制时备受困扰。
实用新型设计人有鉴于此,遂特以研创成本实用新型,期能凭借本实用新型的提出,俾提供一种理想的进料夹合机构以供业界使用,期使完成胎牙制造相关设备与设计能臻致完善与理想,特别是能够满足轮胎制造业所需。
发明内容
为满足现有轮胎完成胎牙制造设备中三角胶于进料时需夹合的需求,本实用新型夹合机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料夹合机构,其能相对于物料进行夹合与否的控制与作用;如此,能获致物料输送时能确保在应有的路径上,不会有变形、向侧边脱出或偏斜等缺失,也能使物料维持在拉伸状态,以利后续工序的进行。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料夹合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座,底面延伸设有一板体,该板体中开设有一开口;
一入料本体,叠设于基座顶部,该入料本体至少包括有两平行且直立的板 片,该两板片间形成有通道;
一流体控制单元,为一气压输入输出结构,一端设有一伸缩杆,该流体控制单元还配置有一流体输入管与一流体输出管,该流体控制单元位于该基座底部,且该伸缩杆内端固定于基座的开口处;
一第一连动本体,设于基座下方,一侧设有一结合孔,该结合孔与伸缩杆末端连结,致使该第一连动本体能随伸缩杆连动;该第一连动本体底部向内上开设有一缺槽,且该缺槽再向内上开设有两邻接的凹槽;
两第一侧连动本体,各第一侧连动本体一端顶部设置有一顶轴,该顶轴穿置于第一连动本体的凹槽内,且该凹槽大于顶轴;
一第二连动本体,呈“门”字形断面,两端分别设有开孔,该第二连动本体叠设于两第一侧连动本体顶部中间;
两第二侧连动本体,该各第二侧连动本体呈长杆状,其中一端向下设置有一穿轴,该穿轴依序穿经第二连动本体的开孔和第一侧连动本体的穿孔,在该各第二侧连动本体的另一端设有一孔;
两夹合体,底部设置有一插轴,该各插轴用来穿置于孔内,该各夹合体上部设置有夹合部。
其中,该第一连动本体开设有一穿孔,且穿孔旁延伸设有沟槽,该沟槽能够凭借侧向的锁件锁合。
其中,该第一侧连动本体的穿孔与第二连动本体的开孔位于同一轴线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其利用特殊的结构,达成物料的夹合作用,效果确实相当理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图2A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立体外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未夹合时的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未夹合时的动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进行夹合的动作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进行夹合的动作状态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基座;11-板体;12-开口;2-入料本体;21-板片;22-通道;3-流体控制单元;31-伸缩杆;32-流体输入管;33-流体输出管;4-第一连动 本体;41-结合孔;42-缺槽;43-凹槽;5-第一侧连动本体;51-顶轴;52-穿孔;53-沟槽;54-锁件;6-第二连动本体;61-开孔;7-第二侧连动本体;71-穿轴;72-孔;8-夹合体;81-插轴;82-夹合部;9-物料。
具体实施方式
兹谨就本实用新型进料夹合机构其详细内容,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图式,举一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首请参阅图1与图2、图2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进料夹合机构,包括有一基座1、一入料本体2、一流体控制单元3、一第一连动本体4、两第一侧连动本体5、一第二连动本体6、两第二侧连动本体7与两夹合体8,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哲良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哲良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41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