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孔雾化片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73826.6 | 申请日: | 2012-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77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张曙光;彭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番禺奥迪威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5B17/04 | 分类号: | B05B17/0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孔 雾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雾化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雾化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微孔雾化片都是由环形压电陶瓷片和贴覆在陶瓷片上的圆形金属膜所组成,在雾化片上的圆形金属膜中央有一凸起,该凸起上分布有大小均匀的微孔,在雾化片的使用过程中通过在压电陶瓷片上施加电压来产生高频振动,可使得与微孔雾化片接触的液体产生雾化。
目前市场上的小型加湿器都是采用这种微孔雾化片,但是这种微孔雾化片在液体雾化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气泡,因雾化片的孔径较小,不能将气泡排出,从而会影响液体的雾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将雾化过程中产生的气泡排出的微孔雾化片。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微孔雾化片,包括环形压电陶瓷片和贴覆在环形压电陶瓷片上的金属膜,金属膜上在环形压电陶瓷片的环内部分设有雾化孔,金属膜上至少有两种不同孔径的雾化孔。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金属膜上在环形压电陶瓷片的环内部分设有一凸起,各雾化孔均位于凸起上。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雾化孔为锥形孔,雾化孔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和出水端,进水端的直径大于出水端的直径。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金属膜上与环形压电陶瓷片贴覆的部分设有连接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微孔雾化片至少有两种不同孔径的雾化孔,孔径较小的雾化孔可以产生较好的雾化效果,孔径较大的雾化孔能够将雾化产生的气泡排出,使得在不影响雾化效果的同时,排出气泡使雾化片的工作更加稳定,加湿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起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孔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微孔雾化片,包括环形压电陶瓷片3和贴覆在环形压电陶瓷片3上的金属膜1,金属膜1上在环形压电陶瓷片3的环内部分设有雾化孔4,金属膜1上至少有两种不同孔径的雾化孔4。
本实用新型的微孔雾化片的金属膜1的环内区域上设有两种孔径大小不同的雾化孔4,其中孔径较小的第一雾化孔41可以产生较好的雾化效果,而孔径相对较大的第二雾化孔42能够将雾化产生的气泡排出,使得在不影响雾化效果的同时,排出气泡使雾化片的工作更加稳定,加湿效果更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金属膜1上在环形压电陶瓷片3的环内部分设有凸起2,各雾化孔4位于凸起2上,第一雾化孔41和第二雾化孔42在凸起2上的分布可以是有规则的分布,也可以是无规则的分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雾化孔4为锥形孔,锥形的雾化孔4的两端分别为进水端44和出水端43,其进水端44的直径大于出水端43的直径,第一雾化孔41出水端直径范围为4~50μm,第二雾化孔42出水端直径比第一雾化孔41出水端的直径大至少2μm。
雾化孔4为锥形孔,有助于水进入雾化孔4并完成雾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金属膜1上在与环形压电陶瓷片3贴覆部分设有连接孔5,金属膜1上的连接孔5的直径为10~200μm。
因为金属膜1和环形压电陶瓷片3是通过焊接剂或胶粘剂进行连接固定,这些连接孔5使得金属膜1和环形压电陶瓷片3之间的摩擦力和接触面积变大,从而使金属膜1与环形压电陶瓷片3之间连接的更加牢固。
当然,本发明创造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番禺奥迪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番禺奥迪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38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