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ETX的CPU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3774.2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56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方振昌 |
地址: | 5103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etx cpu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PU板,特别涉及一种基于ETX的CPU板。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CPU板,其具有许多缺点,例如:升级换代比较麻烦,不能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而进行专门定制,以及需要对现有的CPU板进行大量的测试实验,才能确保其能够稳定运行,而且当客户不希望将某些保密设计外泄给别人时,则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重新开发新的CPU板,因而导致延长产品上市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级换代方便快速、易维护、利用CPCI总线以及基于ETX模块的CPU板。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ETX的CPU板,包括ETX模块,所述ETX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PCI桥芯片、网络控制芯片、第一硬盘接口、第一USB接口、第一VGA显示接口以及第三CPCI插座,所述ETX模块的输出端通过PCI总线进而分别与PCI桥芯片的输入端和网络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三CPCI插座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CI桥芯片的输出端通过CPCI总线分别连接有第一CPCI插座和第二CPCI插座。
进一步,还包括外壳,所述ETX模块、PCI桥芯片、网络控制芯片以及第一硬盘接口均设在外壳内,所述第一USB接口、第一VGA显示接口、第一CPCI插座、第二CPCI插座以及第三CPCI插座均设置在外壳的侧面;所述外壳设有盖板。
进一步,所述网络控制芯片为英特尔825XX网络控制芯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ETX模块中的高密度连接器进而与设有多种接口和客户特殊功能扩展接口的载板连接,因此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扩展的灵活性,而且由于ETX模块是通用标准,其底板只需开发一次,因此只需更换ETX模块就能实现系统升级以及替换,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线缆连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和减少成本,以及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CPCI总线,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热插拨、高开放性和高可靠性,而且能够利用在桌面工作站上开发的整个应用,无需任何改变就能将其移到目标环境。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基于ETX的CPU板的结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所述,一种基于ETX的CPU板,包括ETX模块,所述ETX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有PCI桥芯片、网络控制芯片、第一硬盘接口、第一USB接口、第一VGA显示接口以及第三CPCI插座,所述ETX模块的输出端通过PCI总线进而分别与PCI桥芯片的输入端和网络控制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网络控制芯片的输出端与第三CPCI插座的输入端连接,所述PCI桥芯片的输出端通过CPCI总线分别连接有第一CPCI插座和第二CPCI插座。
由上述可得,本实用新型利用了CPCI总线,而由于本实用新型利用了CPCI总线,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可热插拨,即在系统运行但没有断电的条件下,可拔出或插入功能模块而不破坏系统的正常工作,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高开放性和高可靠性,而且能够利用在桌面工作站上开发的整个应用,无需任何改变就能将其移到目标环境。然而由本领域的公知常识可知,利用CPCI总线的CPU板,其CPU是贴片在主板上,因此客户需要升级换代的时候就只能重新选择新的主板,这样不但花费更大的成本,而且还需要很长的开发和测试时间,延长产品推向市场的时间,还有当客户需要某些特殊功能但又不希望该技术外泄时,只利用CPCI总线的CPU板是无法满足客户这一需求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利用CPCI总线的基础上,还利用ETX模块。通过ETX模块的100PIN高密度连接器,进而与设有多种接口部分以及客户特殊功能扩展接口的载板连接,这样大大提高本实用新型扩展的灵活性,而且由于ETX模块是通用标准,其底板只需开发一次,因此只需更换ETX模块就能实现系统的升级和替换,以及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线缆连接,大大缩短开发周期和减少成本,以及保证产品的稳定性。还有,当客户不希望外泄某些特殊功能技术时,只需在底板上设有自身设计的电路即可。因此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的CPU板,本实用新型的性能更加强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3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