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道堵漏卡箍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3657.6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81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发明(设计)人: | 谢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17 | 分类号: | F16L55/17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刘志菊 |
地址: | 44100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道 堵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道堵漏卡箍,特别是发动机油路泄漏试验用泄漏机堵具。
背景技术
发动机油路泄漏试验机工作原理是将各种不同尺寸、外观的堵具装在发动机总成机油、燃油和水系统的各个出口进行密封,采用充气的方式,通过高感度的差压传感器测出被测发动机和工艺标准的压力之差,从而判定被测发动机总成是否泄漏。其检测方法是当仪器发现发动机有泄漏时,需人工喷淋泄漏液(发泡剂)到堵具上,观察寻找泄漏部位。泄漏机堵具的密封性将会直接影响泄漏值的准确性,如果没有准确的检测出发动机的泄漏点,将会造成发动机运动件磨损,甚至发生机械事故。增压器进气口是发动机机油检测系统的一部分,是用一个非生产用的T型弹簧卡箍,卡箍带的开口处各有一个紧带座,两个紧带做之间通过螺杆连接,通过螺杆调节两个紧带座之间的距离,达到改变卡箍带直径,将卡箍带箍在管路上。缺陷1: 发动机做泄漏试验时,卡箍螺杆滑扣,夹紧力差会造成泄漏检测值不准确台数较多。缺陷2:操作过程中,因卡箍使用频繁使螺杆滑扣,造成浪费较大。缺陷3:发动机泄漏检测复试次数增加,工时节拍加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靠、能提高泄漏检测率的管道堵漏卡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堵漏卡箍包括环状开口卡箍带,其环状开口卡箍带的开口一端外侧连接的第一紧带环,环状开口卡箍带开口的另一端外侧连接的第二紧带环,第一紧带环与第二紧带环轴线平行并与环状开口卡箍带的轴线平行;由环状开口卡箍带第二紧带环的开口端延伸出一段衬带。
衬带的长度 L=3~5mm。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实用新型杜绝了T型弹簧卡箍螺杆的滑扣,泄漏检测率明显提高,单台发动机检测时间缩短5-10秒钟;夹紧力的方式由原来的螺杆改变成C型大力钳,节省了卡箍螺杆滑扣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现场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堵漏卡箍包括环状开口卡箍带1,其环状开口卡箍带1的开口一端外侧连接的第一紧带环2,环状开口卡箍带1开口的另一端外侧连接的第二紧带环3,第一紧带环2与第二紧带环3轴线平行并与环状开口卡箍带1的轴线平行;由环状开口卡箍带1第二紧带环3的开口端延伸出一段衬带4。
衬带4的长度 L=3~5mm。即是开口处可重叠段。
图2是本实用新型现场使用状态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使用一种专用大力钳5,将大力钳5钳嘴5a上的两个圆柱销插入第一紧带环2与第二紧带环3,用力夹紧,使第一紧带环2与第二紧带环3接近,衬带4会插入到环状开口卡箍带1的另一端内侧。当环状开口卡箍带1贴紧被堵漏管道时,大力钳5上的锁定杆5b将环状开口卡箍带1定位紧固在被堵漏管道上,完成堵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36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器的升降结构装置
- 下一篇:双层密封管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