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生产鱼豆腐的料浆出料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73636.4 | 申请日: | 2012-09-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387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 发明(设计)人: | 卞智英;陈凤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海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1/326 | 分类号: | A23L1/326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 地址: | 福建省福州市福清***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生产 豆腐 料浆出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鱼豆腐的料浆出料装置,适合用于生产带馅鱼豆腐的过程中。
背景技术
鱼豆腐主要用鱼,水加一些食品辅料制作加工,里面不含大豆,只是因为形状像豆腐,因此我们把它命名为鱼豆腐。它跟鱼糕不同。鱼刺会通过粉碎做进鱼豆腐里面,含钙量非常高,老人孩子也都能吃,解决了平常吃鱼除刺及烹饪麻烦的缺点。鱼豆腐是一种纯天然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物质及防腐剂。
可以现在生产鱼豆腐的过程中,大多数都是将料浆导入盘中,由人工抹平,这样很难保证高度的统一,生产效率也很低,而且现在随着带馅鱼豆腐(上下层为料浆层,中间为肉馅层)的问世,对层与层之间的要求更高了,为了可以保证层次的清楚及每层的高度统一,这样对工人的工作强度是很大的,而且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生产鱼豆腐的料浆出料装置,该装置可以生产出层次清楚的鱼豆腐,而且生产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改变了人工生产的现状,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用于生产鱼豆腐的料浆出料装置,包括呈梯形体的出料嘴,所述出料嘴的出料端面积小于进料端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嘴截面呈梯形的两侧壁间设置有两隔板,将出料嘴内分隔成两用于挤出料浆的第一流道和位于两第一流道间用于挤出馅浆的第二流道。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嘴截面呈方形的两侧壁均设置有若干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的第一进料支管,所述出料嘴顶部设置有与第二流道相连通的第二进料支管。
再进一步的,上述若干第一进料支管与一第一进料总管相联接,上述若干第二进料支管与一第二进料总管相联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料支管与第二进料支管上设置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最主要是可以生产出层次清楚的鱼豆腐,而且生产速度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改变了人工生产的现状,不仅大大的降低了工人的工作强度,同时还大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高,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应。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说明:
1-出料嘴 2-隔板 3-第一流道 4-第二流道 5-第一进料支管 6-第二进料支管 7-第一进料总管 8-第二进料总管 9-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
参考图例,一种用于生产鱼豆腐的料浆出料装置,包括呈梯形体的出料嘴1,所述出料嘴的出料端面积小于进料端面积,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嘴截面呈梯形的两侧壁间设置有两隔板2,将出料嘴内分隔成两用于挤出料浆的第一流道3和位于两第一流道间用于挤出馅浆的第二流道4。
所述出料嘴截面呈方形的两侧壁均设置有若干与第一流道相连通的第一进料支管5,所述出料嘴顶部设置有与第二流道相连通的第二进料支管6。
上述若干第一进料支管与一第一进料总管7相联接,上述若干第二进料支管与一第二进料总管8相联接。
所述第一进料支管与第二进料支管上设置有控制阀9。
在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在截面呈梯形的侧壁中,梯形为等腰梯形,两隔板关于截面呈梯形的侧壁中线对称,使两第一流道尺寸一致;而且在该较佳实施例中,两第一流道与第二流道的出料口截面积相同。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的使用中:只需将盘子在出料嘴下方均匀的移动即可,而且当不需要生产带馅鱼豆腐时,可以关闭控制第二进料总管的控制阀。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海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海壹食品饮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36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