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物联网家庭健康管理服务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3312.0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920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罗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凡 |
主分类号: | A61B19/00 | 分类号: | A61B19/00;G06F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6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家庭 健康 管理 服务 平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物联网家庭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背景技术
近10年来中国慢性病发病率呈爆发式增长,这给国民体质的提升和生活品质的改善带来很大的威胁。慢性病的发生又与不良生活方式有非常直接的关系,然而与生活方式关系最密切、最久的场所就是家庭。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医疗器械越来越普遍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例如电子血压计是利用现代电子技术与血压间接测量原理进行血压测量的医疗设备。但是现有的血压计、血糖仪只能在本机上显示患者测量的血压、血糖,医生很难进行精确、实时的监测、跟踪、治疗和统计,也不利于患者的子女亲人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关怀提醒、督促治疗。在国家基层社区医疗层面,对高血压、高血糖慢性病人群,有知晓率、控制率的指标要求,在没有技术条件下,也较难掌握社区医疗实际情况,实现指标要求。由于血压计、血糖仪等主要体现在本机测量并呈现结果,局限于本机操作及体验,相对孤立,却没有外界通信等扩展接口来进行进一步的深度数据分析,难以实现全方位的健康管理和联网拓展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综合健康管理功能且使用方便的物联网家庭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物联网家庭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包括人体参数测量模块和健康管理模块,所述人体参数测量模块和健康管理模块分别连接通信模块、中央处理器、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
本实用新型所述人体参数测量模块包括参数测量控制器以及传感器,所述通信模块为蓝牙收发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源模块包括充电口以及锂电池。
本实用新型所述人体参数测量模块包括血压计、血糖仪和脂肪测定仪。
本实用新型所述健康管理模块包括健康信息记录器、健康评定提示器和健康风险警示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将各种健康信息汇集于一处,可进行集中管理和网络拓展应用,能有效地对各种健康信息进行分析汇总,且具有提示功能,大大提高了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物联网家庭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包括人体参数测量模块1和健康管理模块2,人体参数测量模块1和健康管理模块2分别连接通信模块3、中央处理器4、显示模块5和电源模块6。其中,人体参数测量模块1包括参数测量控制器以及传感器,通信模块3为蓝牙收发装置,电源模块6包括充电口以及锂电池,人体参数测量模块1包括血压计、血糖仪和脂肪测定仪,健康管理模块2包括健康信息记录器、健康评定提示器和健康风险警示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由人体参数测量模块采集特定人体上的参数信息,而后该信息传输至该通信模块中,并借助该通信模块将该信息转换为无线传输信号向外传输,人体参数测量模块包括血压计、血糖仪或脂肪测定仪,通信模块具备蓝牙无线信号收发和无线通信功能,电源模块包括充电口以及锂电池,可充电的锂电池分别为身体参数测量模块、通信模块、中央处理器以及显示模块提供稳定电源,中央处理器与身体参数测量模块相连接,人体参数测量模块和健康管理模块通过接收中央处理器的控制命令进行工作,并且将数据传送回中央处理器进行处理,中央处理器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显示模块对外显示,同时,通信模块可接入无线网络,将数据上传到远端服务器分析汇总和储存,远端服务器的分析报告可以存储在中央处理器中,也可以通过显示模块对外显示,通信模块也可以通过短信通道接收远端服务器的分析报告,系统平台支持物联网Zigbee无线网络。
本实用新型的终端的模块集成参数是:
1)波特率:4800bps;
2)通信方式:主从模式。模块之间以RS232方式进行通信,通信模块为主控机,血压/血糖/计步模块为从机,工作过程切换运行;
3)接口方式:使用1.77mm×12排针连接。
如上所述的系统平台采用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
1)血压计、血糖仪、脂肪测定仪与手机通信模块采用自主的通信控制协议;
2)终端与服务器间采用自主研发的iCIP终端通信协议,采用基于TCP/IP和UDP方式,通过GSM/CDMA2000/WCDMA/TD-SCDMA/LTE/Zigee的无线接入移动通信网络;
3)短信发送采用WebService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凡,未经罗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3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包膜式滴灌管/带生产方法及设备
- 下一篇:调质器用桨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