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型动力电池内部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2872.4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5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发明(设计)人: | 朱益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益辉 |
主分类号: | H01M2/20 | 分类号: | H01M2/20;H01M2/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圆柱 动力电池 内部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圆柱型动力电池内部的连接结构,以解决油电混合汽车用动力电池传输超大电流的瓶颈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圆柱型动力电池内部的连接通常采用条状金属片(极耳)来连接。这种形式的连接存在传输距离过长、导电截面小的缺点。所以,传统设计的圆柱型动力电池内部连接件输出大电流时其“瓶颈”现象显得异常突出。
随着新能源汽车发展,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均需电池提供高功率工作状态。若电池内部没有好的输电连接,电池根本无法完成高功率传输任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型动力电池内部的连接结构。具体地指:电芯正极端面与电池盖帽的导电连接、电芯负极端面与电池外壳底部的导电连接。电芯正极端面与电池盖帽的导电连接由三个构件组成:圆盆状导体1、草帽状导体2、正极集电盘3;电芯负极端面与电池外壳底部的导电连接由负极集电盘4完成。
本发明与传统的圆柱型电池内部连接件相比:导电的截面要大的多;传输距离要短的多。这从原理和工艺上解决了油电混合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用电池超高功率传输的瓶颈。
附图说明
图1是圆柱型动力电池内部的连接结构正面剖视图。图1中1是圆盆状导体;2是草帽状导体;3是正极集电盘;4是负极集电盘;5是电池盖帽;6是电池外壳;7是电芯正极端面;8是电芯负极端面。
图2是圆盆状导体的正面剖视图。
图3是圆盆状导体的俯视图。
图4是草帽状导体的正面剖视图。
图5是草帽状导体的俯视图。
图6是正极集电盘的俯视图。
图7是负极集电盘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将电芯负极端面与负极集电盘用点焊机焊接。
2.将电芯正极端面与正极集电盘用点焊机焊接。
3.将草帽状导体用点焊机焊在正极集电盘上。
4.电芯装入电池壳体中用点焊机将负极集电盘的中心部分与壳底焊接在一起。
5.将圆盆状导体与电池盖帽用点焊机焊接。
6.盖上盖帽将圆盆状导体与草帽状导体用点焊机焊接。这样就完成了电池的整个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益辉,未经朱益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28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网络组成系统
- 下一篇:一种加强型高阻燃耐火电力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