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和前排乘客座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2156.6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7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乔纳森·安德鲁·莱恩;肯德里克·奥尔登·哈珀;约翰·W·嘉兰逊;迈克尔·约翰·基蒂;丹尼尔·费雷蒂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30 | 分类号: | B60N2/30;B60N2/07;B60N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恒律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9 | 代理人: | 章社杲;孙征 |
地址: | 美国密歇根***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车辆 座椅 组件 前排 乘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的来说涉及车辆座椅,更具体地,涉及可以前后上下可调的浮式座椅。
背景技术
车辆的座椅组件通常被设计为使舒适性最大化并且提供在车辆中运送乘客的安全方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颖的座椅组件,其能够提供额外的货物空间且为座椅后面的乘客提供额外的舒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包括支撑底座。座椅向前悬臂伸出地支撑在支撑底座上。支撑底座包括可操作地将框架与设置在车辆的门槛板上的第一滑动组件连接的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可操作地将框架与设置在车辆的传动轴通道上的第二滑动组件连接。
优选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悬在所述车辆的地板上方。
优选地,第一滑动组件和第二滑动组件用于允许座椅的前向和后向平移。
优选地,第一滑动组件和第二滑动组件的平面宽度分别相对门槛板和传动轴通道垂直对齐。
优选地,座椅在基本水平的展开位置和基本垂直的收起位置之间是可操作的。
优选地,该座椅组件还包括:座椅靠背,包括与框架可操作连接的座椅倾斜组件。
优选地,座椅绕着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凸出的枢轴销可旋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座椅组件包括支撑底座,具有设置在支撑底座上的座椅。第一支架可操作地将框架与车辆的门槛板连接。第二支架可操作地将框架与车辆的传动轴通道连接。整个座椅组件悬在车辆的地板上方。
优选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包括具有上部支撑凸缘的垂直延伸腹板。
优选地,座椅被弹簧偏置到基本垂直的收起位置。
优选地,该座椅组件还包括:可操作地与第一支架连接的第一滑动组件和可操作地与第二支架连接的第二滑动组件来允许座椅的前向和后向平移。
优选地,第一滑动组件和第二滑动组件的平面宽度分别相对门槛板和传动轴通道垂直对齐。
优选地,座椅可旋转地支撑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一种用于车辆的前排乘客座椅包括框架。座椅可操作地连接至框架。第一支架支撑框架并可且移动地连接至车辆的门槛板。第二支架支撑框架并且可移动地连接至车辆的传动轴通道。座椅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向前悬臂伸出。
优选地,该前排乘客座椅还包括:将第一支架连接至门槛板的第一滑动组件和将第二支架连接至传动轴通道的第二滑动组件。
优选地,第一滑动组件和第二滑动组件的平面宽度分别相对门槛板和传动轴通道垂直对齐。
优选地,座椅旋转且滑动地连接至框架。
优选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包括具有上部支撑凸缘的垂直延伸腹板。
优选地,该前排乘客座椅还包括:座椅靠背,基本直接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上方。
优选地,仅通过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在所述车辆内支撑座椅。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为后面的乘客提供额外的舒适性并且可以提供额外的货物区域。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之后,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方面、目标和特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A是具有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设置的车辆的俯视立体图;
图1B是图1A中的车辆座椅设置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座椅设置的俯视立体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浮式折叠座椅的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4是图3中的座椅的俯视后部立体图;
图5是图3中的座椅的俯视前部立体图;
图6是图3中的座椅的侧视图;
图7A是处于基本水平位置的座椅的局部侧视图;
图7B是图7A中的座椅向基本垂直位置过渡的局部侧视图;
图8A是处于基本水平位置的车辆座椅的局部俯视立体图;
图8B是图8A中的车辆座椅的底部立体图;
图9是处于基本垂直位置的车辆座椅的侧视图;
图10是图8A中的车辆座椅处于基本垂直位置时的俯视立体图;
图11是处于基本垂直位置的车辆座椅的局部俯视立体图;
图12是移除了座椅的图11中的车辆座椅的底部立体图;
图13A是本实用新型座椅设置的一个实施例的部件的第一侧面俯视立体分解图;
图13B是图13A中的部件的第二侧面俯视立体分解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特环球技术公司,未经福特环球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21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