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面自粘复合土工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71963.6 | 申请日: | 2012-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2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彦伟;张书言 | 申请(专利权)人: | 唐山德生防水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11/04 |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 地址: | 064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面 复合 土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材料,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双面自粘复合土工膜。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工膜被广泛应用于水利堤坝、筑路、机场、排水、房屋、环保等许多领域,在工程中主要起防渗、防护、加固等作用。但是由于土工膜是一种柔性材料,厚度较薄,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受损破裂,直接铺设在混凝土上时也容易被混凝土中突起的硬物刺破,防水效果差,容易渗漏、空鼓、窜水等。同时,搭接边采用热熔焊接,火灾隐患大,对施工操作人员要求高,施工时因为热熔不够,导致容搭接不牢,很容易出现搭接边开裂,出现渗漏。严重影响工程质量,后期工程维护也困难,成本高。中国专利02278169.2和200920089007.3所述的新型自粘复合型土工膜解决了上述技术难题,但是也存在以下不足:由于自粘胶中的溶剂小分子容易发生扩散作用,防渗层中高分子物质则吸收溶剂分子后会发生溶胀,造成土工膜拉伸强度及延伸率下降,加速其老化;同时,复合土工膜均只有一面涂抹自粘胶,与水泥砂浆实现满粘接,另一面仅是防穿刺层,无法与水泥砂浆实现满粘接,容易剥离、空鼓,防水安全隐患非常大。施工搭接时,下层的自粘胶与上层的防水层通过“胶粘膜”的方式进行搭接,容易发生渗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拉伸强度及延伸率下降,易老化;无法与水泥砂浆实现满粘接,容易剥离、空鼓等问题,提供一种高强度、高延伸,防止老化,使用寿命长、避免发生空鼓、剥离、窜水现象的双面自粘复合土工膜。
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双面自粘复合土工膜,所述的土工膜为层状结构,包括防水层、自粘层、阻隔层、隔离层,层状结构的土工膜由上往下的排布顺序是:上隔离层、上自粘层、上阻隔层、防水层、下阻隔层、下自粘层、下隔离层,多层层状结构复合为一体。
所述的土工膜为七层结构。
所述的防水层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防水膜中的一种。
所述的防水层厚度为0.8-1.5mm。
所述的上 、下阻隔层为七层共挤膜层。
所述的上 、下阻隔层厚度分别为0.04-0.3mm。
所述的上、下自粘层为聚合物改性沥青自粘混合料层。
所述的上、下自粘层厚度分别为0.6-1.0mm。
所述的上、下隔离层是镀铝膜层。
所述的上、下隔离层厚度分别为0.03-0. 1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防水层的上下两侧分别复合上、下阻隔层;复合后的主防水层上、下面的上、下阻隔层上均匀涂抹上、下自粘层;上、下自粘层两侧分别对应
复合起保护作用的上、下隔离层形成双面自粘复合土工膜。
其显著的优点在于:
1、双面自粘层与上下两面的水泥砂浆均实现了满粘结,粘接牢固,避免了发生空鼓、剥离、窜水等现象。
2、阻隔层能够阻止空气、溶剂分子进入主防水层中,保持了主防水卷材原有的高强度、高延伸,防止老化,延长使用寿命。
3、搭接边采用“胶粘胶”搭接方式,粘接紧密、牢固,有效地防止了因搭接不牢引起渗水现象。
4、聚合物改性沥青自粘层具有优异的自愈、蠕变性,抗穿刺,避免了因尖锐物破坏而造成的渗水现象。
5、施工为冷粘法,操作简易、方便,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要求不是很高,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渗水现象。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上隔离层1,上自粘层2,上阻隔层3,防水层4,下阻隔层5,下自粘层6,下隔离层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施例是一种双面自粘复合土工膜,该土工膜为七层结构,厚度为1.4-5mm。由上往下的排布顺序是:上隔离层1、上自粘层2、上阻隔层3、防水层4、下阻隔层5、下自粘层6、下隔离层7。
防水层4为低密度聚乙烯树脂与光稳定剂等共混料加工而成,是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或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防水膜中的一种。本实施例选用厚度为0.8-1.5mm的聚乙烯膜。
上、下阻隔层3、5为七层共挤膜层。上 、下阻隔层的厚度分别为0.04-0.3mm。
上、下自粘层2、6为SBS、石油树脂与橡胶等聚合物改性沥青混合料层,厚度分别为0.6-1.0mm。
上、下隔离层1、7是镀铝膜层。厚度分别为0.03-0. 1mm。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唐山德生防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唐山德生防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19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车型汽车车身总拼焊装夹具
- 下一篇:一种轴径向跳动检测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