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输送流体的泵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71681.6 | 申请日: | 2012-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9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弗雷迪·恩·辉·李 | 申请(专利权)人: | B·布劳恩梅尔松根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43/08 | 分类号: | F04B43/08;F04B53/00;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田军锋;王婧 |
| 地址: | 德国梅***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输送 流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弹性泵广泛用在医疗机构中以将流体和药物输送至患者。在一些泵中,将流体存储在由硅或其它橡胶聚合物制成的储药器或囊状件中。该囊状件在沿着型芯的间隔开恒定距离的位置处附接于固定长度的中央支承型芯。当被填充时,该囊状件膨胀并且该囊状件的增大的表面积存储在流体上施加压力的能量,从而驱使流体流出该囊状件。流体的流速通常由诸如玻璃毛细管或一段PVC管形件之类的限流孔限制。
参照图1,用于标准弹性泵的典型的流动曲线18(即,流速对时间)示出了来自泵的流体的流速在流体输送期间并不是恒定的。流动始于流速中的强初始峰值20,继之以具有较低流速的波谷形阶段21,并结束于弱第二峰值22。尽管可将这种曲线的波谷和波峰平均以提供足够大的流速,但在一些情况下,例如用于输送有毒药物或当需要小治疗剂量时,初始峰值会导致用药过量或其它不希望出现的情形。
初始峰值20由强力产生,该强力由膨胀的囊状件施加在流体上。为缓和流速中的初始峰值,可在开始流体输送之前将填充泵搁置等待时期,以允许囊状件丧失其一些弹性,由此减小施加在囊状件中的流体上的力。
波谷形阶段21由两种现象的组合所造成。随着流体离开囊状件,该囊状件收缩并且存储在囊状件中的能量减少。由此,由囊状件施加在流体上的压力降低,从而导致流速降低。然而,与此同时,囊状件的物理收缩导致囊状件的壁增厚,这导致囊状件在流体上施加更大的压力。起初,第一效应是显著的。随着囊状件倾空,后一效应逐渐变得更为显 著并且将其自身表现为在流体输送的结尾处的第二峰值22。
如是囊状件的壁的厚度是不均匀的,则在接收流体时该囊状件将在较薄的区域中更为快速地膨胀,由此进一步加强厚度差。该效应使膨胀的囊状件具有不对称的形状,这进而导致不均匀的流速和在相同的泵之间流速上的可变性。为了对抗该效应,通常将囊状件封装在限制其不对称膨胀的外罩中,例如刚性罩或柔性而不可膨胀的罩。在一些泵中,囊状件由橡胶聚合物和硅酮形成,该橡胶聚合物将力施加在该囊状件中的流体上,该硅酮防止流体与橡胶聚合物相接触的衬在囊状件的内侧上。
实用新型内容
在一般方面中,一种用于输送流体的泵包括:型芯,该型芯构造成沿着泵的轴线纵向地延伸;限制器,该限制器构造成将型芯的纵向延伸限制到预定的最大长度;以及可膨胀的囊状件,该可膨胀的囊状件在至少一个位置中附接于支承型芯并且构造成接收流体。
实施方式可包括以下方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泵包括罩,该罩封装囊状件和支承型芯的至少一部分。罩的尺寸和形状使得当囊状件充满流体时,该囊状件具有基本上与罩的尺寸和形状无关的尺寸和位置。该罩的尺寸和大小被设定成使得当囊状件充满流体时,囊状件的外表面与罩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囊状件基本上由硅酮形成。囊状件附接于型芯的位置基于囊状件在充满流体时的体积与从泵输送的流体的预期流速中的至少一个进行选择。
该型芯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该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构造成相对于彼此纵向地滑动。泵包括用于连接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连接件。限制器包括定位在沟槽中的滚珠。沟槽的长度基于型芯的预定的最大长度而确定。支承型芯构造成当流体进入囊状件时纵向地扩张,并且构造成当流体离开囊状件时纵向地回缩。泵构造成以大致恒定的流速输送流体。
在另一方面中,一种用于从泵输送流体的方法包括将流体接收到囊状件中和从泵输送流体。将流体接收到囊状件中包括:使支承型芯沿着泵的轴线纵向地延伸,以及使囊状件膨胀。支承型芯的延伸被限制器限制到预定的最大长度。从泵输送流体包括:使囊状件收缩,以及使支承型芯沿着泵的纵向轴线回缩。
实施方式可包括以下方面中的一个或更多个。从泵输送流体包括以基本上恒定的流速输送流体。使支承型芯扩张包括使支承型芯的第一构件相对于支承型芯的第二构件纵向地滑动。使囊状件膨胀包括使囊状件膨胀到基本上与封装囊状件的罩的尺寸和形状无关的形状和位置。囊状件基本上由硅酮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B·布劳恩梅尔松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B·布劳恩梅尔松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168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