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负极片加工系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71529.8 | 申请日: | 2012-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7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孙伟;刘关飞;唐建;甘树华;黄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宝生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30 | 分类号: | H01M4/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负极 加工 系列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装置,尤其是负极片加工装置,属于电池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镍氢100Ah方形电池是一种专为大型电动汽车配套制作的动力电池,其正负极片的制作质量对电池性能起到关键作用。负极片的制作工艺采用湿法拉浆,经过在打孔镀镍钢带上涂浆、烘干、预滚压、切片、二次碾压成型、修毛刺等工艺制作而成。为减少毛刺,镀镍钢带的两边设计有约3mm宽的无孔光边,如果将涂覆了浆料的负极带在切片前就一次碾压成型至规定的厚度,由于钢带中间的网孔在碾压过程中得到压力而在长度方向上延展,而钢带两边的光边不能延展,伸缩率不一致从而导致极片不再平展而变形(见图6之a),导致极片不能满足要求。因此,极片的制作通常采用在剪切小片之前只进行预压,此时极带基本不变形(见图6之b),剪切成小片后,再经过转向90度进行二次碾压成型至规定厚度。该制作方式存在四个问题:1)第一次碾压未将物料压实,极带剪切成小片后以及后续工作的操作出现掉粉情况;2)第二次碾压因剪切口网孔处的延伸,导致出现毛刺(见图6之c)。由于毛刺的存在,电池装配过程中和电池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短路;3)因极片的厚度需进行两次碾压成型,极片在二次碾压时纵向尺寸发生变化,必须对极片的长度进行再次剪切,制作过程费工费时;4)极片厚度成型的第二次碾压过程系非连续性碾压,碾压过程对设备的使用有较大的损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次成型的负极片加工系列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电池负极片加工系列装置,包括电池负极片加工系列装置,包括拉浆机、辊压轮和极片剪切机;还包括PLC系统电路;辊压轮和极片剪切机之间依次设有压带轮、调速支架、纠偏感应器,极带牵引轮、剪光边行程感应器、光边剪断机、牵引轮、液压轧机;光边剪断机由送带机构、导向装置、步进电机构成传送机构,由上刀、下刀、气缸构成剪切机构;上刀包括刀架、左刀口、右刀口,刀架上设有滑槽,左刀口、右刀口由螺栓固定;气缸由气动控制阀控制;步进电机由电器控制系统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极带一次碾压成型即可满足密实度和厚度要求,同时达到平整、不扭曲的效果;通过该装置加工的极带(极片)厚度一次碾压成型压实到位,剪切出的极片端面整齐干净,无毛刺,避免了因二次碾压给极片带来的毛刺问题,极片合格率及外观质量明显提高;很大程度上消除了极片毛刺带来的安全隐患。使得极带(极片)厚度碾压成型和极片成品制作过程一气呵成,减少了极片厚度二次碾压和极片底部光边裁剪两道工序,使得极片的掉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极片的制作变得方便快捷,省工省时,且减少了设备的损伤,降低了能源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光边剪断机8结构示意图;
图3是光边剪断机8中上刀B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使用本实用新型制作的极带、极片示意图;
图6是经二次碾压(现有技术)制作的极带、极片示意图。
图中零部件及编号:
1—拉浆机;2—辊压轮;3—压带轮;4—调速支架;5—纠偏感应器;
6—极带牵引轮;7—剪光边行程感应器;8—光边剪断机;9—牵引轮;
10—液压轧机;11—极片剪切机;
A—气缸;B—上刀;C—下刀;D—电器控制系统面板;E—电磁换向阀;
F—气动控制阀;G—送带机构;H—步进电机;I—导向机构;
B1—刀架,B2—左刀口,B3—右刀口,B4—滑槽,B5—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4-,电池负极片加工系列装置,包括电池负极片加工系列装置,包括拉浆机1、辊压轮2和极片剪切机11;还包括PLC系统电路;辊压轮2和极片剪切机11之间依次设有压带轮3、调速支架4、纠偏感应器5,极带牵引轮6、剪光边行程感应器7、光边剪断机8、牵引轮9、液压轧机10;光边剪断机8由送带机构G、导向装置I、步进电机H构成传送机构,由上刀B、下刀C、气缸A构成剪切机构;上刀B包括刀架B1、左刀口B2、右刀口B3,刀架B1上设有滑槽B4,左刀口B2、右刀口B3由螺栓B5固定;气缸A由气动控制阀F控制;步进电机H由电器控制系统面板D控制。
剪光边行程感应器7与光边剪断机8中的PLC系统电路联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宝生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宝生新能源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15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用于折页机的推手固定板
- 下一篇:汽车顶棚用胶粘无纺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