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频炉炉体烘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1030.7 | 申请日: | 2012-09-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77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秦瑞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秦瑞发 |
主分类号: | F27D1/16 | 分类号: | F27D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频 炉炉体 烘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烘干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频炉炉体烘干器。
背景技术
无芯感应熔炼炉主要由炉体、炉架及一些辅助装置组成。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打结坩埚的材料,按熔炼合金的品种分为三类:酸性材料、碱性材料和中性材料,石英砂是一种酸性材料,镁砂则是碱性材料。目前现有的烘干器有一些缺点,首先,从设备损耗及节能效果上看,一般都采用中频炉直接通电烘烤,也有用木头、焦炭预热烘烤后再采用中频炉直接通电烘烤,也有打完炉体后自然风干一段时间后再进行中频炉直接通电烘烤,直接通电烘烤,冷却水循环系统必须启动,水泵电机耗能、系统磨耗;中频炉启动烘炉热能不能充分利用一部分被冷却水带走耗废,大部分在炉口排出,热能有效利用在20%-30%左右,热损失大,热效率低,同时用烘炉造成的水分及凝露附着在感应圈、电木杆上及磁轭表面上,使感应圈、电木杆绝缘阻值降低,造成感应圈匝数短路或接地,电木杆电击打火碳化,电木杆烧损碳化造成感应圈连接松动,使套个感应圈框架,套体松动,其松动造成感应圈炉衬原体不稳定,炉衬强度降低,降低炉的使用寿命,并及容易造成冶炼时穿炉现象的发生。晶闸管及电气设施极易在烘炉过程中造成损坏,所以说中频炉在烘炉过程中能耗大、设备损耗也大。其次,从工作人员工作量上看,必须安排工人全程跟踪作业,烘炉过程中还得有人员对炉体外的水气凝露用风去吹干、劳动强度大、安全性得不到保证,且烘炉时间较长。再次,从烘炉质量上看,采用直接中频炉通电烘烤对炉体损耗很大(有的烘烤过程中将炉烘穿钢了)烘烤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新型的一种中频炉炉体烘干器,它根据中频炉炉体烘干工艺,自动跟踪温度设定曲线,通过炉体内、外多点温度监测来判断其烘干效果,并通过需要随时可将各点的温度打印出来,一人即可完成上述工作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中频炉炉体烘干器,包括炉内温度传感器、炉外温度传感器、加热器、接线柱、炉衬,所述加热器与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基座上设有接线柱,所述接线柱采用△角接或Y星接同时导线外穿瓷管,所述加热器通过接线柱与电控箱的连接,所述基座中部设有硅酸铝纤维或岩棉,所述基座下表面中心部设有炉内温度传感器,所述炉内温度传感器的连接线从基座上表面穿出与电控箱连接,所述炉衬外壁设有炉外温度传感器,所述炉外温度传感器与电控箱的连接。
所述加热器与电控箱的连接采用导线端航空插头连接。
所述炉内温度传感器与电控箱采用导线端航空插头连接。
所述炉外温度传感器与电控箱采用导线端航空插头连接。
所述电控箱内设有打印机。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结构设计简单时尚,热能、热传导效率高,保温效果好,安全、节能、降耗、环保方面效果明显,节约人力、物力、烘炉时间上看效果突出,更突出的是它的投入使用时设备损耗降至为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频炉炉体烘干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频炉炉体烘干器分离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加热器;2-基座;3-炉内温度传感器;4-炉外温度传感器;5-电控箱;6-接线柱;7-炉衬;8-连接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中频炉炉体烘干器,包括炉内温度传感器3、炉外温度传感器4、加热器1、接线柱6,根据不同规格大小的炉衬7,选用不同功率的加热器1,在与基座2不锈钢连接固定后,接线柱6根据需要采用△角接或Y星接导线外穿瓷管,温度传感器设在基座2下表面中心部固定连接线8从基座2上表面穿出,中间部分填充硅酸铝纤维或岩棉,它的作用是隔热及绝缘,上、下不锈钢基座2用丝杆外套隔热材料固定好,它不仅结构独特且保温隔热效果非常好。加热器1与电控箱5的连接,炉体外温度传感器与电控箱5的连接。加热器1与电控箱5的连接可采用导线端航空插头连接(可根据功率选择)3*X2+1导线。炉内温度传感器3可与电控箱5采用导线端航空插头连接。炉外温度传感器4与电控箱5采用导线端航空插头连接。电控箱5内可通过波段开关与温度表连接,在温度检测时可转动波段开关显示不同位置的温度,并可根据需要将温度打印出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秦瑞发,未经秦瑞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10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EVA胶膜挤出机上的模头吊装机构
- 下一篇:灯丝切丝机导线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