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型路灯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70820.3 | 申请日: | 201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16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贺超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型 路灯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型路灯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的路灯(如楼梯间的照明灯),一般采用白炽灯,节能效果差,另外,这种灯由于只有一个单一的回路,一旦回路出现故障,在光线较差时,楼道便处于昏暗或黑暗状态,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更有甚者,容易造成老人摔伤。
故障出现后也没有报警装置,报修较为困难,而且需要等维修人员修理好才可以正常使用。
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智能型路灯控制电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型路灯控制电路,该智能型路灯控制电路具有自动支路切换和自动报警功能,方便实用,易于实施,且节能性能好。
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智能型路灯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N条LED支路、N组继电器、N个放大器、N个A/D转换器和报警器;所述的N为大于2的整数;所述的继电器为电磁式继电器;报警器与单片机的一个输出端口相连;
每条LED支路由一个限流电阻、一个继电器常开开关和一个LED灯串串接而成,即N组继电器的N个常开开关分别串入到N条LED支路中;N条LED支路并联,作为LED支路一个端点的LED灯串的负极端均接第一直流电源的地,LED支路的另一端点接第一直流电源的正电压端(V+);
N条LED灯串的正极端分别依次经所述的N个放大器和N个A/D转换器与单片机的N个输入端口相接;
单片机的N个输出端口通过N个相同的开关驱动电路分别接N组继电器的线圈;
每一个所述的开关驱动电路的构造为:包括一个三极管和一个上拉电阻;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三极管的c极通过上拉电阻与第二直流电源的正端Vcc相接;三极管的b极接单片机的一个输出端口,三极管的e极经继电器的线圈接地。
所述的智能型路灯控制电路还包括与单片机相连的亮度传感器。
所述的报警器为具有无线发送功能的报警器。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路灯控制电路,由单片机通过A/D转换器实时检测各LED支路的状态,一旦某一支路出现故障,则通过控制继电器将一条正常的备用支路切换到使用状态,从而维持LED廊灯的正常使用;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支路切换功能;这样这种LED廊灯的使用寿命就是原来普通廊灯的N倍;N为支路数;
一旦只有一条支路是正常的,则单片机启动报警器,包括现场蜂鸣器报警和远程报警,及时报修,提醒维修人员及时排除故障,比如更换LED模块等,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自动报警(报修)功能。
采用LED灯相对于白炽灯更节能,在加上采用亮度传感器实时检测现场光照,一旦亮度高于某一阈值,则屏蔽LED灯的开启,这样能进一步节能,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路灯控制电路,采用廉价的成熟的器件,如继电器、单片机(如单片机等)、运算放大器和三极管,成本低,且易于实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智能型路灯控制电路具有自动支路切换和自动报警功能,方便实用,易于实施,且节能性能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智能型路灯控制电路的控制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智能型路灯控制电路的主电路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智能型路灯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第一直流电源、第二直流电源、3条LED支路、3组继电器、3个放大器、3个A/D转换器和报警器;所述的继电器为电磁式继电器;报警器与单片机的一个输出端口相连;
每条LED支路由一个限流电阻(R4、R5或R6,取值均为1000欧姆)、一个继电器常开开关(KA1,KA2或KA3)和一个LED灯串(图1中的第一LED灯串,第二LED灯串或第三LED灯串)串接而成,即3组继电器的3个常开开关分别串入到N条LED支路中;3条LED支路并联,作为LED支路一个端点的LED灯串的负极端均接第一直流电源的地,LED支路的另一端点接第一直流电源的正电压端(V+);第一直流电源为由市电电源经变压后整流而来,为现有技术,直流电源的正电压端接,本实用新型中,V+取12-24v的任一电压,直流电源为常用的公知技术,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对这一点没有详细表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未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7082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