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桥梁伸缩缝工程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69971.7 | 申请日: | 2012-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5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邹培东;侯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培东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18000 辽宁省丹***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桥梁 伸缩缝 工程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中所用的工具,特别提供了一种移动式桥梁伸缩缝工程车。
背景技术
目前,桥梁伸缩缝是桥梁工程施工中重要的一个分项工程,由于其所处的部位特殊,且直接接触行驶车辆,因此,对道路通车后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影响较大,也是路桥工程中出现早期破损最多的部位之一。因此,一直被建设管理部门列为常见的质量通病进行治理。通过对以往工程出现的破损情况的分析,加强桥梁伸缩缝的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及改良传统施工工艺是避免早期破损的关键。然而,在路桥建设项目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中,通常施工里程长,桥梁分布广,虽然每道桥梁伸缩缝工程量不大,但施工段落很长,特别是混凝土浇筑这一重要环节由于对施工的连续性、总时间及混凝土本身的和易性、拌和均匀性要求高,这就与现有施工工艺中的集中拌合、统一输送、统一浇筑的模式产生冲突。
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设备,即实现施工现场的拌和、浇筑的移动式施工工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桥梁伸缩缝工程车,以解决在以往桥梁伸缩缝施工中集中拌合、统一输送、统一浇筑而导致的桥梁伸缩缝容易破损,桥梁质量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桥梁伸缩缝工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程车包含驾驶室1和货厢2,其中驾驶室1与货厢2相连,所述的货厢2上依次固定有容纳动力系统的彩钢车厢3、拌和机4和原料车厢5;其中,所述的彩钢车厢3内固定有发电机6和配电箱7,配电箱7固定在彩钢车厢3的侧壁上,发电机6的输入端与配电箱7相连接,发电机6的输出端与拌和机4相连,所述的原料车厢5内部设有隔板。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彩钢车厢3的设置,将发电机6、配电箱7与拌和机4进行了隔离,减少了拌和机4工作时对发电机6和配电箱7的污染,同时也保证了整个动力系统的工作安全;原料车厢5内部设置隔板的目的在于将施工中所用的原材料进行分区放置,避免污染,例如在隔板的一侧固定原料存放柜8,将施工中的不同原材料,如水泥、中砂、碎石、硅粉和纤维等存放在原料存放柜8中,而隔板的另一侧固定水箱9,为原材料的搅拌提供水源;其中,原料车厢5中通过隔板的设置,巧妙的将原材料与水进行了隔离,有效的防止了原材料的污染。此外,在水箱9侧的原料车厢5内还可以用来存放施工中的机械器械,如电焊机、切割机等,有效的节约了存放空间;拌和机4的上料口置于货厢2内,起到防尘、防污染、防止风大粉料流失的作用;此外,工程车的侧箱板可作为临时作业平台,便于施工操作。
优选,在原料车厢5内固定有电子秤,确保配料的准确性,计量精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桥梁伸缩缝工程车,其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该工程车通过彩钢车厢3内固定的发电机6和配电箱7为拌和机4提供动力,将原材料按比例取出通过拌和机4上的上料斗10运送到拌和机4内,进行混凝土的拌和,拌和后的混凝土即可从拌和机4的出料口11排出,进而进行现场的桥梁伸缩缝施工。该移动式桥梁伸缩缝工程车实现了现场拌和、就地浇筑砼及连续施工,避免了以往砼集中拌和,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砼离析、和易性降低、浇筑不连续等不利因素对质量的影响,大大提高了桥梁伸缩缝的建筑质量。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的货厢2长度大于等于10米,优选的拌和机4为50型双轴强制拌和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式桥梁伸缩缝工程车,具体的优点如下:
1、该工程车集供电、拌和、配料多功能于一体,实现了现场拌和、就地浇筑砼及连续施工,避免了以往砼集中拌合,在运输过程中造成砼离析、和易性降低、浇筑不连续等不利因素对质量的影响,做到了计量精确、拌和均匀、浇筑及时、振捣密实、施工连续等保证工程质量的诸多有利措施,而且拌和出的混凝土质量高,建筑的桥梁质量好。
2、该工程车通过对货厢结构的简单改造,即可实现将建筑工队的大型施工现场,集中在小小的移动式工程车上,而且该工程车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3、该工程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还节约了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移动式桥梁伸缩缝工程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培东,未经邹培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99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