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层式保温热屏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69966.6 | 申请日: | 2012-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881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 发明(设计)人: | 吴华夏;张文丙;朱刚;白卫星;任振国;刘志意;沈旭东;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J23/00 | 分类号: | H01J2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温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微波电真空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层式保温热屏结构。
背景技术
行波管为微波真空电子器件,利用电场、磁场来控制电子束在其内部运动,使电子束产生、加速、运动、收集以及和信号相互作用,以至达到信号放大的目的。其中阴极产生电子束,然后利用聚焦极、阳极把电子束会聚、加速,形成一定截面形状、尺寸和能量的电子束,和高频系统完成能量的交换,致使信号得到放大。产生电子束的阴极常为热阴极,材料一般为金属钨,需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才能发射电子。行波管使用的电子束电流值大,对阴极发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对阴极的工作温度有一定控制,大于一定的温度才能够正常工作。
行波管的电子枪一般由阴极、阳极和聚焦极等电极组成,这些电极固定在电子枪外壳内。阴极工作温度一般要求高于1050℃,一般采用灯丝结构给阴极加热。阴极和外壳之间的连接采用金属支撑,会对灯丝加热的能量进行耗散,这样为了使阴极得到所需的工作温度会导致灯丝的加热功耗过大,故需要在阴极外围设计热屏进行保温,降低灯丝的功耗。同时阴极工作的温度很高达到上千度,而阴极离外壳的距离一般在十几毫米甚至几毫米范围内,如果没有热屏,这么高的温度会导致外壳温度达到一两百度,会影响外壳的稳定性,甚至没办法进行包装,所以这里也需要热屏对阴极进行保温。
热屏主要起保温作用,一般采用单层或双层的热屏放置在阴极的外围,但是这样保温效果不好,导致灯丝的功耗过大。于是就出现了多种阴极热屏固定方式或者多种阴极热屏形式,这里主要采用一种多层保温热屏结构,满足灯丝功耗较小情况下阴极工作温度达到发射要求,同时外壳的温度控制在50℃范围以内。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上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多层式保温热屏结构,它能保证灯丝功耗在10W以内阴极工作温度达到1050℃以上的温度,同时外壳的温度控制50℃以内;这种结构的热屏增加了多层结构,降低了热量的辐射,同时多层首尾相连的结构增加了导热距离,均能够提高阴极的保温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它包含外层热屏、中间层上端热屏、内层热屏、中间层下端热屏和端盖,外层热屏下端与中间层下端热屏下端相连,中间层下端热屏上端与中间层上端热屏下端相连,中间层上端热屏与内层热屏上端相连,端盖与中间层下端热屏的下端连接。
所述的外层热屏、中间层上端热屏、中间层下端热屏和内层热屏连接方式为首尾连接。
所述的外层热屏为薄壁圆环结构,外层热屏两端设置有对称的槽状结构,所述槽状结构的厚度为0.15-0.35mm。
所述的内层热屏为薄片材焊接而成的圆环形结构,厚度为0.015-0.03mm。
所述的中间层上端热屏为锥状变化的台阶结构,且所述中间层上端热屏的上端为槽状结构,下端为平面结构,上下端厚度相同,且中间层上端热屏外壁上在自上而下设置有两排横槽,每排四个,两排横槽上下位置错开设置。
所述的中间层下端热屏为突变型台阶结构,且上端为槽状结构,中间层下端热屏上部比下部薄。
本实用新型能保证灯丝功耗在10W以内阴极工作温度达到1050℃以上的温度,同时外壳的温度控制50℃以内;这种结构的热屏增加了多层结构,降低了热量的辐射,同时多层首尾相连的结构增加了导热距离,均能够提高阴极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和阴极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层热屏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层热屏3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层下端热屏4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中间层上端热屏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6,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外层热屏1、中间层上端热屏2、内层热屏3、中间层下端热屏4和端盖5,外层热屏1下端与中间层下端热屏4下端相连,中间层下端热屏4上端与中间层上端热屏2下端相连,中间层上端热屏2与内层热屏3上端相连,端盖5与中间层下端热屏4的下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99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八寸晶圆框架
- 下一篇:断路器旋转式双断点动触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