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坚果破壳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69895.X | 申请日: | 2012-09-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4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器;赵天瑞;杨薇;王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N5/00 | 分类号: | A23N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坚果 破壳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坚果破壳机,特别涉及一种坚果类破壳电动/手动一体机,属于农特加工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不论是本土或国外引进的国内各类坚果种植已形成规模,且已进入了挂果、成熟、或丰产期。但由于各类坚果内壳非常坚硬,难以破开而使得其果仁的保健、食用等价值利用困难。以澳洲坚果为例,现行加工企业普遍使用的坚果破壳机械设备存在两难的状况:一是购买大型先进口设备,不仅投资大、占有加工场地大、季节性设备停滞时间长、对坚果的脱水指标要求高、用电量大,使得加工过程中的破壳工序成本很高,而且完果并不理想,停电时误工给企业带来极大的困扰和发展的制约;二是使用一些低廉的设备,存在效率低、完果率极低的结果,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手动和电动于一体的坚果破壳机,以解决坚果破壳设备投资大或低廉设备完果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坚果破壳机,包括底座1、内部中空的机架2、电机3、套筒4、丝杠5、转轮6、上压板9、下压板11、工作台12和装在机架2内部的传动装置。机架2和工作台12装在底座1上,电机3装在机架2上并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与上压板9连接,套筒4装在机架2内,丝杠5一端穿过套筒4与上压板9连接、另一端与转轮6连接,上压板9装在机架2左侧,工作台12上对应上压板9位置装有下压板11。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齿轮组和传动轴。
所述上压板9上方装有固定块8和紧固螺栓7,可以更好的固定上压板9.
使用时,接通电源,电机3开始工作,通过传动装置带动上压板9提升至一定高度,然后将坚果10放置在下压板11上,这时电机反转,上压板9缓慢下降至将直至将坚果10挤破,电机3停止转动;停电时,转动转轮6,通过丝杠5和套筒4将上压板提升至一定高度,然后将坚果10放置在下压板11上,反转转轮6,压板9缓慢下降将直至将坚果10挤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电机和转轮的可控转动,使得坚果破壳后果肉仍然保持完整,提高了完果率;手动和电动两种工作服方式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不受用电条件所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底座,2:机架,3:电机,4:套筒,5:丝杠,6:转轮,7:紧固螺栓,8:固定块;9:上压板,10:坚果,11:下压板,12:工作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限于所述范围。
实施例1:如图所示:一种坚果破壳机,包括底座1、内部中空的机架2、电机3、套筒4、丝杠5、转轮6、上压板9、下压板11、工作台12和装在机架2内部的传动装置。机架2和工作台12装在底座1上,电机3装在机架2上并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与上压板9连接,套筒4装在机架2内,丝杠5一端穿过套筒4与上压板9连接、另一端与转轮6连接,上压板9装在机架2左侧,工作台12上对应上压板9位置装有下压板11。传动装置包括齿轮组和传动轴。上压板9上方装有固定块8和紧固螺栓7。
实施例2:如图所示:一种坚果破壳机,包括底座1、内部中空的机架2、电机3、套筒4、丝杠5、转轮6、上压板9、下压板11、工作台12和装在机架2内部的传动装置。机架2和工作台12装在底座1上,电机3装在机架2上并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与上压板9连接,套筒4装在机架2内,丝杠5一端穿过套筒4与上压板9连接、另一端与转轮6连接,上压板9装在机架2左侧,工作台12上对应上压板9位置装有下压板11。传动装置包括齿轮组和传动轴。
实施例3:如图所示:一种坚果破壳机,包括底座1、内部中空的机架2、电机3、套筒4、丝杠5、转轮6、上压板9、下压板11、工作台12和装在机架2内部的传动装置。机架2和工作台12装在底座1上,电机3装在机架2上并与传动装置连接,传动装置与上压板9连接,套筒4装在机架2内,丝杠5一端穿过套筒4与上压板9连接、另一端与转轮6连接,上压板9装在机架2左侧,工作台12上对应上压板9位置装有下压板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989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催化式红外干燥装置
- 下一篇:一种梅子核破壳取仁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