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活动密封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69686.5 | 申请日: | 2012-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67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睿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市奥琳斯邦热能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J15/06 | 分类号: | F16J15/06;F16J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3101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门 压力容器 活动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密封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活动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密封圈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常压容器、阀门接头等行业的配件,它根据密封要求,使用环境来分类,目前市面上密封圈种类繁多,但无一例外都是静态密封,通过挤压来达到密封的效果。应用于蒸压釜、反应釜等快开门压力容器时,可以通过旋转挤压来达到密封效果,但存在的弊病就是特别容易损坏,需要大量库存来更换,平均3天更换一下,如果容器过大,如φ2.85米,φ3.2米的大釜,这样频繁更换大大的增加了使用成本,只要一有磨损就要更换,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可增加使用寿命的密封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密封圈易磨损,更换频繁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活动密封装置,提高使用寿命,降低运行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活动密封装置,包括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所述外密封圈安装在压力容器的釜盖上,所述外密封圈的其中一端面为垂直于外密封圈圈面的平面,另一端面上开有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截面为口部较宽底部较窄的锥形,所述内密封圈的其中一端面具有凸起、另一端面向内凹,所述内密封圈的凸起嵌装于外密封圈的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内密封圈的凸起截面也为锥形,所述凸起张开角度大于环形凹槽的张开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活动密封装置利用蒸汽、液体、空气等为推动力推动内密封圈顶上外密封圈,然后外密封圈与釜盖牢牢密封,这样可以减少密封圈磨损,增加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活动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密封圈,11.环形凹槽,2.内密封圈,21.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快开门式压力容器活动密封装置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外密封圈1和内密封圈2,外密封圈1安装在压力容器的釜盖上,外密封圈1的其中一端面为垂直于外密封圈1圈面的平面,另一端面上开有环形凹槽11,环形凹槽11的截面为口部较宽底部较窄的锥形,内密封圈2的其中一端面具有凸起21、另一端面向内凹,内密封圈2的凸起21嵌装于外密封圈1的环形凹槽11内,为了能够保证密封无间隙,使得内密封圈2能够紧密贴合在外密封圈1的环形凹槽11内,内密封圈2的凸起21截面也为锥形,凸起21张开角度大于环形凹槽11的张开角度。
本实用新型以蒸汽、液体、空气等为推动力,来推动内密封圈2顶上外密封圈1,然后外密封圈1与釜盖密封,在压力容器工作完成后,通过排气使内密封圈2吸住外密封圈1往回拉来使该密封装置缩回,这样就可以旋转釜门而不会损坏密封圈了。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市奥琳斯邦热能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市奥琳斯邦热能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968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干燥机轴承轴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第三牵伸机过桥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