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湿除味功能鞋底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69662.X | 申请日: | 2012-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4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汪青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永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3B13/12 | 分类号: | A43B13/12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 地址: | 310009 浙江省杭州市上***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湿 功能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类产品,尤其是具有吸湿除味功能的鞋底。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类似产品的构造例如(中国专利申请:新型防臭鞋底201120209885.8)所述:“本实用新型涉及鞋领域,具体涉及新型防臭鞋底,由大底和中底构成,其特征是:所述中底前脚掌和后脚跟的对应处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置设有竹炭纤维层,所述凹槽口缝设有透气无纺布,竹炭纤维层可吸湿抗菌防臭,由于设有上述结构,该鞋底有较好的吸湿透气、抗菌防臭功能,穿着舒适。”
上述产品是在鞋底中底前脚掌和后脚跟的对应处设置的凹槽内嵌竹炭纤维层的方法,此方法存在吸湿、除味功能材料覆盖面小、含量低,凹槽口缝设覆盖的透气无纺布不能贴和紧密,内嵌竹炭纤维层容易从凹槽脱落影响使用。这些使得此类鞋类产品会有功能性效果较弱、产品适应性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吸湿除味功能的鞋底产品结构的改进,改进后的产品具有吸湿除味功能材料覆盖面大、含量高,使得吸湿、除味功能性强、应用效果好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吸湿除味功能鞋底,包括由上而下依次叠合的表层以及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和底层的中间夹有一功能层,该层由上下两层无纺布衬层与功能性材料复合组成。
所述的表层是针织、机织面料、非织造纺织品、皮、革、海绵、蔺草席、竹编席之类的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功能性材料为粉状或颗粒状,是木制炭、竹制炭、果壳、B型硅胶之类吸湿、除味功能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的底层为PU、EVA、PVC和聚氨酯发泡、皮革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功能性材料全部覆盖鞋底夹层面,所制成的鞋底产品具有吸湿除味功能性强、脚感舒适特点,可以制得各种拖鞋、室内鞋。应用了此吸湿除味功能构造的鞋底所制作的鞋成品具备了以下健康、舒适功能:
1、具有良好的吸湿功能;该构造的产品在鞋内湿度高的情况下能够吸收湿气保持干爽舒适。
2、具有良好的吸味除臭功效。
3、抗菌防霉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该一种吸湿除味功能鞋底构造包括表层1和底层4,表层1和底层4之间置有功能材料层。所述的表层1是针织、机织面料、非织造纺织品、皮、革,蔺草席、竹编席之类的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底层4为PU、EVA、PVC和聚氨酯发泡、皮革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是在鞋底的表层1和底层4置有一功能性材料层5;该层由两层衬层和其之间的功能性材料通过粘结复合形成。所述的衬层为上层衬层2和下层衬层3,均为为无纺布衬层。所述的功能性材料为粉状或颗粒状,是木制炭、竹制炭、果壳、B型硅胶之类吸湿、除味功能性材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整个功能鞋底构造通过粘合、包缝方式,将表层1、上层衬层2和下层衬层3、功能材料层5和底层4联接为一体。
制造步骤是:首先把上层衬层2和下层衬层3与功能性材料5复合做成功能性材料层5,再将此层与所述的表层1和底层4用缝合或粘合方法叠层联接为一体鞋底。也可与所述的表层1、底层4通过叠层粘合与鞋面联接缝合制成鞋成品。
复合工序所用设备可以是复合机,缝合工序所用设备可以是缝纫机。以上设备都是常规通用设备,工艺成熟、操作容易。
此结构的功能鞋底具有功能材料含量多、固定牢度高,适用制作各种吸湿、除味功能性鞋类产品。此结构材料也可广泛应用在坐靠垫、地垫、及汽车内饰等产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永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永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96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