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鲵露天养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8656.2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9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兰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锦江大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0002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鲵 露天 养殖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品养殖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大鲵养殖设施。
背景技术:大鲵俗称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比较原始的种类之一,为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大鲵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自然繁殖率极低,仅仅依靠自然保护、自然增殖的方法很难恢复大鲵的种群数量,更难满足市场需求,必须走人工养殖的路子。目前,人工养殖大鲵通常为室内池养;不仅建设资金投入大,而且还需安装复杂的室内通风及温控设备;另外,由于没有设置饲养鱼池,因此必须进行定期投喂饲养鱼,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建设资金投入少、无需进行定期投喂的大鲵露天养殖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若干大鲵养殖池、分别通过进水管与各大鲵养殖池连通的水渠;各大鲵养殖池的池口处设有盖板,各大鲵养殖池的旁边分别对应地设有与之连通的饲养鱼池,各饲养鱼池设有溢流管。
各饲养鱼池的池口处设有网罩。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大鲵养殖池从室内移至室外,并在大鲵养殖池的池口增加了可揭开的盖板,因此省去了厂房建设以及添置室内通风设备和温控设备的资金投入;另外,由于在各大鲵养殖池的旁边设有与之连通的饲养鱼池,因此大鲵可自行捕食饲养鱼、既避免了人工定期投喂的麻烦、又增加了大鲵的运动量,使之更加接近自然生长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大鲵养殖池1 盖板2 进水管3 水渠4 网罩5 溢流管6 过孔7 饲养鱼池8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多个大鲵养殖池1并排设置于露天场地,各大鲵养殖池1分别通过进水管3与水渠4连通;在各大鲵养殖池1的池口处设有可防止天敌入侵的盖板2,揭开该盖板既可以观察大鲵的生长情况、又可以对大鲵养殖池1中的温度和空气进行调节。各大鲵养殖池1的旁边分别对应地设有饲养鱼池8,各饲养鱼池8分别通过过孔7与对应的大鲵养殖池1连通;各饲养鱼池8的池壁上设有溢流管6。
为了避免大鲵出逃以及防止天敌入侵,在各饲养鱼池8的池口处设有网罩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锦江大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锦江大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865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