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潜水呼吸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68621.9 | 申请日: | 2012-09-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5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磊 | 
| 主分类号: | B63C11/20 | 分类号: | B63C11/20 | 
| 代理公司: | 武汉荆楚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15 | 代理人: | 周雄 | 
| 地址: | 441300 湖北省随州***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潜水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潜水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潜水呼吸器。
背景技术
人们在潜水作业、水下打捞、水下观赏或游泳时只有依靠背负氧气瓶才能在水下坚持较长的时间。然而这种氧气瓶既笨重又昂贵,不适宜大面积推广应用。也有一种民间方法是嘴含一根芦苇杆或竹管来达到水下呼吸的目的,但这种方法一是太原始,二是入水深度有限,根本满足不了潜水作业、水下打措、水下观赏等需要。
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471700Y,授权公告日2002年1月16日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潜水呼吸器,它有一个浮囊,软管从浮囊中间通过,软管的一端固定一呼吸头,呼吸头上设有气孔,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呼吸嘴。
该实用新型装置可使人们在水下自由呼吸成为现实,很适合水下作业。但该实用新型的呼吸头位于浮囊顶端,且呼吸头上的进气孔空间很大,当水面波动很大时,水很容易从呼吸头进入软管内,再被人吸入,造成呛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潜水呼吸器防进水功能弱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防进水功能强的潜水呼吸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潜水呼吸器,包括浮囊和软管,所述软管的一端位于浮囊中,所述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呼吸嘴,所述浮囊的顶端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上端套接有盖帽,进气管的下端与浮囊的内部相通,所述凹槽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出水孔位于浮囊的外表面上。
所述浮囊上设置有活动盖体,所述活动盖体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活动盖体的外壁和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槽口。
所述进气管和软管均位于浮囊的中轴线上,且软管的内径小于进气管的内径,所述进气管的管壁上设置有卡槽,所述软管远离呼吸嘴的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卡点。
所述软管上设置有旋动螺母,所述旋动螺母位于浮囊的下方。
所述软管上连接有潜水镜和塞口器,所述塞口器的外径与呼吸嘴的内径相同。
所述浮囊的底部设置有皮塞。
所述浮囊的主体为软质塑料制成,浮囊的底部为硬质塑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好处:
1、本实用新型在浮囊顶端设置凹槽,在凹槽里设置进气管和排水管,在进气管上端套接盖帽,这样做不仅可以保证人能够顺利呼吸到空气,而且水面有波动时,只要波动不是很大,溅入的水会流入凹槽,并顺着排水管排出浮囊,当水面波动大时,可加装活动盖体,这样就只能从通气孔中溅入少量的水,并从排水管中排出浮囊,呛水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2、本实用新型中浮囊的主体为软质塑料制成,可以折叠,而且进气口的管壁和软管的管壁上有对应的卡槽和卡点,这样在不用的时候,可以将浮囊折叠起来,由于折叠后卡点会卡在卡槽内,这样折叠后不仅空间大为减少,易于储藏,而且携带也比较方便。
3、本使用新型在软管上连接有塞口器,且塞口器的内径与呼吸嘴的内径相同,这样在只是用浮囊的浮水作用时,可以用塞口器将呼吸嘴塞住,避免水从呼吸嘴中进入浮囊。
4、本实用新型在浮囊底部设置有皮塞,当有水溅入浮囊内部后,可以打开皮塞将水排出,避免积水太多造成浮囊下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浮囊1,软管2,呼吸嘴3,凹槽4,进气管5,盖帽6,排水管7,出水孔8,活动盖体9,通气孔10,螺旋槽口11,卡槽12,卡点13,旋动螺母14,潜水镜15,塞口器16,皮塞1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一种潜水呼吸器,包括浮囊1和软管2,所述软管2的一端位于浮囊1中,所述软管2的另一端连接有呼吸嘴3,所述浮囊1的顶端设置有凹槽4,所述凹槽4呈环形漏斗状,所述凹槽4的底部设置有进气管5,所述进气管5上端套接有盖帽6,进气管5的下端与浮囊1的内部相通,所述凹槽4的底部还设置有排水管7,所述排水管7的出水孔8位于浮囊1的外表面上。
为了使潜水呼吸器的防进水能力更强,所述浮囊1上设置有活动盖体9,所述活动盖体9上设置有通气孔10,所述活动盖体9的外壁和凹槽4的内壁上设置有螺旋槽口11,这样在必要时就可以将活动盖体9取下,使用更方便。
所述进气管5和软管2均位于浮囊1的中轴线上,且软管2的内径小于进气管5的内径,所述进气管5的管壁上设置有卡槽12,所述软管2远离呼吸嘴3的一端的管壁上设置有卡点13,这样在潜水呼吸器折起时,软管2上的卡点13就可以卡在进气管5上的卡槽12内,携带起来会更加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磊,未经刘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86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