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7623.6 | 申请日: | 2012-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65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凤城;马险峰;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阜新新源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阜新市新能封闭母线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H3/24 | 分类号: | H01H3/24 |
代理公司: | 阜新市和达专利事务所 21206 | 代理人: | 邢志宏;赵景浦 |
地址: | 123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配件,特别涉及一种气动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电力开关大多为电动隔离开关,电气闭锁在无人值班站的运行操作方面可靠性低、占用空间大、维护检修复杂、噪音大,既污染环境,又增加运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安全可靠,利于环保的气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气动开关包括框架、起动开关、电磁阀、支柱绝缘子、后端子、前端子、触片、导电管,其特点是框架左、右两端的上面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支柱绝缘子,左端支柱绝缘子上端用螺栓固定连接一个后端子,后端上端铰接连接一个导电管,后端子上同时装有两个触片,右端支柱绝缘子上端用螺栓固定一个前端子,前端子上装有三个触片,导电管左、右两端分别卡装在后、前端子的触片中,导电管铰接连接绝缘拉杆的上端,绝缘拉杆的下端铰接连接拐臂叉头,拐臂叉头固定连接拐臂的一端,拐臂的拐点固定穿装在主轴上,主轴内端活动穿装在框架内侧侧板和轴套板上,主轴外端活动穿装在框架外侧侧板上,拐臂内侧的主轴上固定套装一个限位凸轮,限位凸轮左、右两侧的框架内侧侧壁上分别装有一个限位开关,限位凸轮与其中一个限位开关接触连接,拐臂的另一端铰接连接连接叉头,连接叉头与气缸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气缸固定在框架内,气缸与电磁阀连接,电磁阀与起动开关连接,气缸与气源连接,电磁阀和起动开关均装在框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气动开关可以增加运行操作方面的可靠性,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安全可靠性高、维护检修方便,噪音小、利于环保,操控电源为直流24V的额定电压,该电压更具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以实施例具体说明。
图1是气动开关结构及局剖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后端子;2-触片;3-导电管;4-绝缘拉杆;5-支柱绝缘子;6-前端子;7-起动开关;8-电磁阀;9-气缸;10-主轴;11-连接叉头;12-拐臂;13-拐臂叉头;14-框架;15-限位开关;16-限位凸轮;17-轴套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照附图1、2,气动开关的框架14左、右两端的上面分别固定连接一个支柱绝缘子5,左端支柱绝缘子5上端用螺栓固定连接一个后端子1,后端子1上端铰接连接一个导电管3,后端子1上同时装有两个触片2。右端支柱绝缘子5上端用螺栓固定一个前端子6,前端子6上装有三个触片2,导电管3左、右两端分别卡装在后、前端子1、6的触片2中。导电管3铰接连接绝缘拉杆4的上端,绝缘拉杆4的下端铰接连接拐臂叉头13,拐臂叉头13固定连接拐臂12的一端,拐臂12的拐点固定穿装在主轴10上,主轴10内端活动穿装在框架14内侧侧板和轴套板17上,主轴10外端活动穿装在框架14外侧侧板上。拐臂12内侧的主轴10上固定套装一个限位凸轮16,限位凸轮16左、右两侧的框架14内侧侧壁上分别装有一个限位开关15,限位凸轮16分别与其中一个限位开关15接触连接,并控制气缸9的行程。拐臂12的另一端铰接连接连接叉头11,连接叉头11与气缸9的活塞杆固定连接,气缸9固定在框架14内,气缸9与电磁阀8连接,电磁阀8与起动开关7连接,气缸9与气源连接,电磁阀8和起动开关7均装在框架14上。
气动开关的工作过程是:起动开关7控制电磁阀8,电磁阀8控制气缸9伸缩,当气缸9伸张时,气缸9带动连接叉头11,连接叉头11带拐臂12和拐臂叉头13,拐臂叉头13带动绝缘拉杆4,绝缘拉杆4带动导电管3与前、后端子6、1上的触片2卡装接触连接实现合闸,当气缸9活塞杆缩回时,拐臂12返回原位,同时将绝缘杆4推上顶端,导电管3与前、后端子6、1上的触片2脱离实现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阜新新源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阜新市新能封闭母线研究所,未经阜新新源电力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阜新市新能封闭母线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7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