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控面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5981.3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82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周自立;姚伏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广东星辰律师事务所 44263 | 代理人: | 李启首 |
地址: | 51808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触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的触控功能面板,一般来说ITO(氧化铟锡)导电走线在基板的单面或基板的双面,即单面多层导电线结构和双面多层导电线结构。
请参阅图1,图1是现有的单面多层导电线结构触控面板ITO走线及软性线路板连接示意图。对于单面多层导电线结构会在蚀刻完之后的ITO图案上蚀刻透明绝缘层和金属(Mo-Al-Mo或Mo或Cu),图1中,31和34为Y方向的感应线路,32和33为X方向的感应线路,35为金属层,通过金属层35连接左右菱形块,最后通过金属连接外围到软性线路板热压处。对于单面多层导电层结构因通过金属“搭桥”的方式形成X方向与Y方向的矩阵网络,为了隔离Y向的ITO线和金属膜线,在31和32的交叉处,两层走线之间设置了绝缘层。只要利用软性线路板将X方向与Y方向连接到触控IC的驱动通道与感应通道即可实现触控功能。
请参阅图2、图3和图4,图2是现有的双面多层导电线结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图3是现有的双面多层导电线结构触控面板的基板某一面的ITO导电走线图(X方向),图4是现有的双面多层导电线结构触控面板的基板另一面的ITO导电走线图(Y方向)。对于双面多层导电线结构的触控面板,需要在基板的两面都要刻蚀一次或一次以上,最后利用金属走线将触控感应通道连接到软性线路板的热压处,如图4,图5,图6所示,Y方向走线41与X方向走线42分别位于玻璃的两面ITO,通过图案蚀刻形成驱动层与感应层。通过在玻璃的两边热压软性线路板方式将两层的驱动通道与感应通道连接到触控IC实现触控功能。
现有的两种结构复杂,良率难以控制,导致目前的触控功能基板的单价较高。另外,两种结构触控功能面板都有金属线(Mo-Al-Mo或Mo或Cu) 层,金属膜是真空镀膜的方法来制备的,导致触控面板的成本进一步增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旨在解决现有的电容式触摸屏的触控功能面板结构复杂、良率难以控制和成本过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基板、至少一驱动电极和至少一感应电极,所述触控基板一面设有一层透明的导电膜,所述驱动电极为蚀刻在导电膜上的X方向感应块,所述感应电极为蚀刻在导电膜上的Y方向感应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的触控面板还包括软性线路板,所述X方向感应块相互独立,通过软性线路板连线的方式将独立感应块连接在一起形成矩阵网络。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Y方向的感应块通过ITO走线的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触控基板另一面也设有一层透明的导电膜,所述导电膜的ITO方块电阻为10欧姆至500欧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取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所述触控基板采用玻璃、亚克力或PE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结构简单,只需要刻蚀一次ITO线路,大大简化了产品的工艺流程,简单的光刻生产线即可生产此类功能面板璃,解决了目前电容触摸屏触控功能面板基本依赖高精度的光刻生产线及金属镀膜存在的制作难题,其良品率可以得到大大提高,为触控功能面板的成本降低提供了真实可行的方法,另外,通过软性线路板将X方向独立的功能块进行外部连接,可以达到在ITO上“搭桥”一致的效果,实现多点触控。
附图说明
附图1是现有的单面多层导电线结构触控面板ITO走线及软性线路板连接示意图;
附图2是现有的双面多层导电线结构触控面板的示意图;
附图3是现有的双面多层导电线结构触控面板的基板某一面的ITO导电走线图;
附图4是现有的双面多层导电线结构触控面板的基板另一面的ITO导电走线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软性线路板走线的示意图;
附图8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软性线路板走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59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