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65887.8 | 申请日: | 2012-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9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鲁定伟;周要全;张春红;杨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宁县林业技术推广站 |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 地址: | 6781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着床 造林 舂洞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的造林方法工具,尤其是一种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
背景技术
在极端干旱地区,造林成功的关键是土壤中的水分,造林后的第1至2年,在极端干旱的季节,造林苗木根系吸收到维持植株生命的水分是造林树种成活的前提。常规造林方法,在极端干旱地区造林后1~2年内,在极端干旱的季节苗木很难成活。如在申请人工作的大田坝乡集镇,位于西面岩石裸露的陡坡由于旱季极度干旱,我们在雨季用鱼鳞坑在该地造林,到旱季鱼鳞坑中的土全部干缩与坑壁分离,所种植苗木全部死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出一种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它用于干旱地区的植树造林,能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包括一根钢管,钢管上部为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下端部为一舂洞锥,位于舂洞锥的上方设置有一与钢管相连的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
所述舂洞锥的前端呈平锥型。
所述挡板为长70㎜,宽20㎜,厚5㎜的铁板。
所述钢管上部为胶木手柄。
所述钢管中部设置有用于造林株行距测量的标尺。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通过它在岩石裸露的陡坡上舂洞做床,有效确保苗木安全度过旱季,大大提高了出苗率,造林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手柄,2-钢管,3-挡板,4-舂洞锥,5-标尺。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根钢管,钢管上部设150㎜的胶木手柄,中部500㎜处设标尺,用于造林株行距测量,下部为舂洞锥,舂洞锥前端10㎜呈平锥型,直径14㎜~20㎜,材料为钢铁,所述舂洞锥向上28㎜处设挡板,挡板长70㎜,宽20㎜,厚5㎜,挡板为铁板。
用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在大田坝乡西面岩石裸露的陡坡上,根据要求的株行距舂一直径20㎜~25㎜,深25㎜~30㎜的洞床,在每洞洞床中播3~4粒适宜当地气候生长的思茅松种子着床,稍覆土,雨季种子发芽出土后,苗木成长成林,造林100亩,出苗率达95%,90%以上苗木第一年安全度过旱季,5-7年后成林。
实施例2
结构同实施例1。用舂洞着床造林舂洞器在大田坝乡西面岩石裸露的陡坡上,根据要求的株行距舂一深25㎜~30㎜,直径15㎜~25㎜的小洞做床,在洞床中每洞播3至4粒清香木种子着床,稍覆土,第二年检查,种子发芽出土后第一年成功渡过旱季未干死,连续封山育林5年,造林300亩,出苗率达95%,造林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宁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未经昌宁县林业技术推广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5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物屏风自动供水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室内花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