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烧式湿燃烧炉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65885.9 | 申请日: | 2012-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528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闫桂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闫桂林 |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14;F23G5/44;F22B31/00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 地址: | 030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烧式湿 燃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装置,具体为一种反烧式湿燃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我们对能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有限的能源已不能满足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因此,节能环保和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目标。
“垃圾天天有,草木年年生”。垃圾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必然产物,为处理这些垃圾,各地政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处理办法是挖坑填埋,若处理不当,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所以垃圾的回收和开发利用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泔水在垃圾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泔水中的油脂物质成为生产地沟油的资源,国家虽然明令禁止用地沟油生产食品,但在金钱和利益面前,总是屡禁不止;如能用泔水作为燃料,那么泔水就不再是垃圾,而是每天必然产生的能源。
泔水或湿菜叶子等垃圾与高温煤炭混合后可以产生水煤气,水煤气是水蒸气通过炽热的焦炭时所生成的气体,主要成份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燃烧后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现象为火焰腾起更高,而且变为淡蓝色(氢气和CO燃烧的颜色),燃烧速度是汽油的7.5倍,抗爆性好;现有的反烧炉虽然可以燃烧泔水等湿垃圾,但由于反烧炉炉温较高,经常出现炉排被烧熔的现象;而且加料口通常位于炉体的下侧,湿垃圾加入后常常直接接触到燃料的下部低温区域,火焰常常容易被熄灭;燃烧产生的少量水煤气不能被充分燃烧利用;这对湿垃圾的燃烧利用造成了不小的障碍;而现有的水煤气炉一般是利用独立的水煤气发生炉和一定的技术条件生产水煤气,经过收集液化、储存,这种水煤气生产技术不仅工艺复杂,生产成本也高。即现有的水煤气发生炉通常是单独生成水煤气,并将水煤气储藏起来做下一步利用,而不是直接将水煤气燃烧利用。
另外现有的蒸汽炉制造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整台炉需要特定的钢材和焊接工艺,对燃料的质量要求高,安装和运行需要专业的技术操作工,燃料的充分燃烧需要一定的技术条件,运行成本高,整台炉处于高压运行状态,一旦遇险,后果严重。
本实用新型希望能提供一种可以充分燃烧泔水等湿垃圾并且能够向外提供蒸汽且安全隐患较小的燃烧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反烧炉无法充分燃烧泔水等湿垃圾、产生的少量水煤气不能被充分利用以及现有的蒸汽炉安全性不够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反烧式湿燃烧炉。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反烧式湿燃烧炉,包括炉体,炉体内竖直设有两个炉墙,两个炉墙将炉体内部分割成三个腔体,所述腔体依次为炉膛、换热室和烟道;炉膛的下部侧壁设有炉渣出口,炉渣出口上设有出渣门;换热室下部设有换热室清灰口;换热室清灰口上设有换热室清灰门,烟道的下部设有烟道清灰口;烟道清灰口上设有烟道清灰门;换热室与炉膛之间的炉墙中部开有进烟口;换热室与烟道之间的炉墙的下部设有排烟口;烟道侧壁与排烟口相对的位置设有孔;烟道的上部设有开口;炉膛的顶部设有加料进风口;炉膛内壁进烟口的上方设有倾斜向下的上挡板,进烟口下端相对的炉膛内壁设有倾斜向下的下挡板,上下挡板均通过一端分别与炉墙和炉体内壁相连接,上挡板的另一端与进烟口的下端水平,上挡板的另一端不与炉体侧壁接触;下挡板的另一端不与炉墙接触;下挡板位于上挡板的下方。
点火前,首先向炉膛内加入炉渣,并通过出渣门封堵炉膛下方的炉渣出口,炉渣一层层的加入,直到加入到稍稍高过下挡板的另一端,再加入碎煤块、干柴草等燃料,下挡板的作用是把燃料托在固定的位置;点燃炉膛内的燃料,然后打开烟道清灰门,在烟道内点燃引流火,关闭烟道清灰门,这时烟道内的空气受热形成向上的气流,此时炉子开始工作,烟道内的热气流向上运动,烟道内形成负压,炉膛内的烟气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经上挡板下方的进烟口被吸入换热室,再经换热室下方的排烟口排入烟道并排出;换热室内可以直接用于加热某种物料如玻璃等,这些物料可通过换热室清灰口加入换热室。本燃烧炉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燃烧区位于图2所示的位置,即上下挡板之间的燃烧区8,燃烧区位于这一位置时,所产生的烟气能够最大限度的经过进烟口加热换热器;燃烧炉运行中可通过加入燃料以及清理炉渣来保持燃烧区位于图中所示位置。整台炉子不需另加吹风机,完全靠烟道内产生的负压使炉膛内的烟气向烟道流动来工作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闫桂林,未经闫桂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588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阳极氧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炉炉顶溜槽布料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