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调的前置式多功能旋耕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65871.7 | 申请日: | 2012-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8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 发明(设计)人: | 朱伏先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市兴益机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B33/02 | 分类号: | A01B33/02;A01B3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1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前置 多功能 旋耕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耕整地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可调的前置式多功能旋耕机。
背景技术
前置式旋耕机因其碎土能力强,耕整田地平坦而得到广泛应用,将完全取代传统的铧犁翻耕、耙、滚平整的繁锁的耕作方式,同时因前置式耕耘机其工作部件设置在机身前,耕作时田边、田角不会存在耕作盲区,这是手扶拖拉机不可及的优点,而且前置式耕耘机小巧、轻便、灵活,又弥补了大型拖拉机因田块小又无机耕道而无法耕作的不足,非常适用于我国南方广大的山区、丘陵区、湖区等地区的田地耕作。
现有的前置式旋耕机一般都不能进行乘座操作,耕作时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也有些厂家为了使前置式旋耕机能够实现乘座操作,将乘座架连接在机身上,但采用该类方式连接时,机身与乘座架之间形成了一种钢性连接,在进行田地耕作时,由于机身与乘座架之间没有相对的上下独立运动,而且田地泥脚深浅不一,旋耕刀不能随泥脚深浅而进行调整,常常发生撞刀、耕地泥脚不平整等等状况。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调节速度快、能适应各类田地耕作的前置式多功能旋耕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的前置式多功能旋耕机,它包括有乘座十字架以及安装在乘座十字架尾部的耕作辊,还包括有连接在乘座十字架和机头之间的提升机构;所述的提升机构包括有牵引座、牵引臂、调节手柄、扇形调节板、调节连杆、限位座,其中,旋耕刀通过旋刀轴倾斜安装在机头前下端,驱动轮安装在机头底部;牵引臂一端套装在驱动轮轮轴上,另一端插套在牵引座一端,牵引座另一端与乘座十字架相铰接;扇形调节板固定在牵引座一端,牵引座另一端安装有一调节块,调节手柄铰接在调节块上,调节手柄上设有插销,扇形调节板上设有呈弧形分布的若干个调节孔,调节连杆一端铰接在控制手柄与机头的连接处,另一端铰接在限位座中部,限位座套装在牵引座上,且限位座上端通过销轴与调节手柄相铰接,销轴上设有与调节手柄相配合的复位弹簧;位于调节块一端的牵引座上设有限位销,另一端设有限位块。
所述的复位弹簧套装在销轴上,其一端与限位座相抵触,另一端与调节手柄相抵触。
所述的限位座上端铰接在调节块与扇形调节板之间的调节手柄上。
所述的牵引臂为两条,其一端套装在机头两侧的驱动轮轮轴上,另一端向中间合拢后插套在牵引座内。
所述的扇形调节板位于乘座十字架一侧的牵引座上。
所述的乘座十字架后部的座垫下端设有工具箱,座垫铰接在工具箱上形成箱盖。
限位块位于扇形调节板下方的牵引座两侧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了上述方案后,当需要调节旋耕刀时,将调节手柄向复位弹簧一侧扳动,使插销从扇形调节板上的调节孔内退出,然后上下移动调节手柄,以销轴为支点,通过限位座和调节连杆带动机头以及安装在机头上的旋耕刀沿驱动轮轮轴旋转,将旋耕刀调至适合位置,松开调节手柄,插销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插入调节孔内将旋耕刀位置固定,旋耕刀位置固定后还可以通过限位座下梁与牵引座底部之间的间隙对旋耕刀进行微调。本方案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适应各种泥脚的水田耕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复位弹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牵引臂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市兴益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益阳市兴益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58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联合收割机
- 下一篇:用于通讯基站的可调的校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