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管夹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4742.6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1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任新强;王恒宵;杨会奎;吴永华;白晶;张峻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宇源精密金属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7/22 | 分类号: | F16B7/22;F16B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李静;宫传芝 |
地址: | 5237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管夹固定装置,尤其关于一种可增加结构固定强度的管夹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管材为常见的结构支撑,其具有轻量化的特性,广泛应用于建筑鹰架、伸缩梯、家具等等,最早各种管材为通过焊接、管套、束环等固接方式或装置来加以固定,然而焊接的方式虽然坚固,但其成品无法拆卸而体积庞大,有运送困难的问题,而利用管套、束环等方式,虽具有易拆卸组装的特性,然而其单单仅使用管套、束环的圈紧力道来固定管材,管材容易会有转动、滑动的问题,尤其是在承受扭力旋转的时候。
为了解决,管材容易转动、滑动的问题,请参阅PCT公开第WO02101189专利,其为已知管材应用于伸缩梯的实施方式,为了让管材与伸缩梯的踏板稳固的结合固定,其利用一活动的卡榫横向插入管材内,通过该卡榫的卡合,增加固定管材的稳定性。
然而,此种固定方式,卡榫为单边插入该管材,其为单边卡固而造成强度不足,且要设置活动的卡榫,其结构相对复杂且组装不易,显然无法满足制造及使用上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披露一种管夹固定装置,其结构简单且可为对称卡固具有足够的固定强度,可满足制造及使用上的需求。
基于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管夹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装设于一管体上,管夹固定装置包含一束环,该束环具有圈束该管体的一束缚空间以及形成于该束缚空间上而使该束缚空间能够弹性外张的一缺口,且该束缚空间的内壁上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卡合部,而该管体设有与该两个卡合部相对应的两个卡制部,并且该束环的外环面在该缺口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凸缘,该凸缘内设置一夹紧该凸缘而封闭该缺口的一紧固元件。
进一步地,两个卡合部中的一个卡合部设置于缺口的两侧上。
进一步地,缺口的两侧分别形成一凹部且凹部组合而构成两个卡合部中的所述一个卡合部,且管体上设有与凹部对应的一凸部以构成所述两个卡制部中的一个卡制部。
进一步地,束缚空间在与缺口的相对的位置形成一凸起部而构成两个卡合部中的另一个卡合部,且管体设有与凸起部对应的一凹陷部以构成两个卡制部中的另一个卡制部。
进一步地,凸起部设有连通至束缚空间的一穿洞。
进一步地,紧固元件为螺栓,紧固元件抵靠并穿过凸缘中的其中之一并螺纹锁定于凸缘中的另一个上。
进一步地,束缚空间的内壁设有至少一辅助卡合部,而管体上设有与至少一辅助卡合部对应的至少一辅助卡制部。
进一步地,至少一辅助卡合部为四个,且辅助卡合部两两设置于两个卡合部之间。
进一步地,束环在远离缺口的一端与一扣合板相连接。
据此,本实用新型可使该管体伸入该束缚空间,并使该两个卡合部对应该两个卡制部的位置,以通过该紧固元件夹紧该两个凸缘封闭该缺口,据而,可让该束环紧束固定于该管体上。故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向设置的该卡合部与该卡制部的互相卡固,可增加抵抗扭力旋转的能力,且形成对称式的卡固结构,可满足增加固定强度的需求,又其结构简单,制造容易,故可满足制造及使用上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束环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管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组配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角度组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配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兹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内容及技术说明,现以实施例来作进一步说明,但应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为例示说明之用,而不应被解释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图3与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管夹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装设于一管体10上,其包含一束环20,该束环20具有圈束该管体10的一束缚空间21以及形成于该束缚空间21上而使该束缚空间21可弹性外张的一缺口22,且该束缚空间21的内壁设有对向设置的两个卡合部23,而该管体10设有对应该两个卡合部23的两个卡制部11,并该束环20的外环面于该缺口22的两侧各形成一凸缘24,该两个凸缘24设置一夹紧该两个凸缘24而封闭该缺口22的一紧固元件30,该紧固元件30可以为螺栓,该紧固元件30顶靠穿过该两个凸缘24的任一,并螺纹锁定于该两个凸缘24的另一上,以夹紧该两个凸缘24而封闭该缺口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宇源精密金属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宇源精密金属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47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