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钻机液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4679.6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2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刘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神龙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6 | 分类号: | E21B19/16;F15B11/1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121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钻机 液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夹紧力强,防止钻杆在卸扣时打滑,提高工作效率的钻机液压系统。
背景技术
钻机是在地质勘探中,带动钻具向地下钻进,获取实物地质资料的机械设备。而在钻孔的过程中,需不断地卸开钻杆与钻机主轴联接处的螺纹扣联接,安装新的钻杆以实现不断钻进的要求,或者卸走钻杆,以实现不断回拖。但是在钻孔的过程中,钻机主轴旋转与外部的地层反作用力使钻杆或钻头上的螺纹扣始终保持上紧,结果卸扣时螺纹扣卸不开,或经常出现由于夹紧力不够造成打滑卸不了扣的现象。由于空间有限,现有的机械结构采用非常简洁的机构,不能增加增力机构,为了解决夹紧力不够的问题,现在通常采用液压系统油路。
在现有的钻机中,卸扣的动作原理是如图1及图2所示:夹紧油缸21推动卡瓦22将钻杆200夹紧后,卸扣油缸23工作住上推,从而松开两条钻杆200螺纹的第一扣。因此,必须要将钻杆200完全夹紧后卸扣才不致于打滑。要达到完全夹紧,必须要求夹紧油缸21的油压压力达到20Mpa以上,一般钻机的系统压力为20Mpa,因此,必须使夹紧油缸21的压力达到系统压力。
如图3所示,在现有的机型里,均采用夹紧油缸21和卸扣油缸23共用一组油路。在进行卸扣动作时,油泵26启动从油箱27内抽出液压油,手动推动手动阀24的操纵手柄,油液通过管路到达夹紧油缸21,通过卡瓦22将钻杆200夹紧,夹紧到夹紧油缸21无法前进后,油压开始上升,一直到达顺序阀25的开启压力,油液从顺序阀25进入,从而到达卸扣油缸23使夹紧油缸21向上转动从而松开两条钻杆200螺纹的第一扣。这时,有多大的夹紧力将取决于顺序阀25的开启压力,原则上,在设定20MPA的开启压力时,应该是达到20MPA才打开顺序阀25,此时夹紧力可以达到20MPA,而不致于使卡瓦22和钻杆200接合面打滑。但是,因为阀件油压的损耗和使用一段时间后阀芯的磨损,顺序阀25到达18MPA后会经常出现顺序阀芯无法开启或开启后进入卸扣油缸23的油量不足,卸扣油缸23工作速度慢或不工作的情形。为了保证卸扣油缸23正常,须经常调整顺序阀25的开启压力,当压力调整过低,会使卡瓦22和钻杆200接合面打滑,则必须反复多次操作或者采用辅助工具方可将钻杆200松开,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基于上述的不足,因此,需要一种夹紧力强,防止钻杆在卸扣时打滑,提高工作效率的钻机液压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夹紧力强,防止钻杆在卸扣时打滑,提高工作效率的钻机液压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机液压系统适用于对钻杆进行卸扣,包括油箱、第一油泵、手动阀、夹紧油缸、卡瓦、卸扣油缸、第二油泵及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油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油箱连通,输出端与所述手动阀的进口连通,所述手动阀的两出口分别与所述夹紧油缸的两内腔连通,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入端与所述油箱连通,输出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电磁阀的两出口分别与所述卸扣油缸的两内腔连通,所述卸扣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夹紧油缸的缸体枢接,所述夹紧油缸的输出端与所述卡瓦对应,并共同夹持所述钻杆。
较佳地,所述钻机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一安全阀,所述第一安全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油泵的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油箱连通。通过使用所述第一安全阀,在所述安全阀设置适当的压力,使所述夹紧油缸能达到足够大的夹紧力,以避免使卡瓦和钻杆接合面因夹紧力不够而打滑,当压力过大时液压油又可通过其回流到所述油箱中,从而防止压力过大而损坏夹紧油缸及钻杆。
较佳地,所述钻机液压系统还包括第二安全阀,所述第二安全阀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油泵的输出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油箱连通。利用所述第二安全阀可以有效调整所述卸扣油缸的内的油压,从而方便控制所述卸扣油缸,并且当压力过大时液压油又可通过其回流到所述油箱中,从而防止压力过大而损坏所述卸扣油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神龙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神龙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46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