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机模具定子无搭边三角废料输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4546.9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8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谢梅;邬建兵;胡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建欣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骆文军 |
地址: | 31561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模具 定子 无搭边 三角 废料 输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机模具定子无搭边三角废料输送器。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生产过程中电机模具定子无搭边三角废料均只能在落料前工位进行冲裁,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在落料前工位进行冲裁后,工人手工拿出,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产品同心度较差;2、产品外圆圆度也较差;3影响产品长期的锁紧效果,质量不稳定;4、废料不易从模具端面安全输出,使得生产的连续性较差,生产效率较低,安全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可使得模具生产的产品同心度较高,外圆圆度较好,不影响产品长期的锁紧效果,质量稳定、生产安全性好及可提高模具生产效率的电机模具定子无搭边三角废料输送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电机模具定子无搭边三角废料输送器,它包括与模具下模连接的机座和与模具上模连接的打杆,所述的机座上设有主动辊、主动辊的驱动机构和从动辊机构,所述的主动辊与机座转动连接,且主动辊与驱动机构传动连接,所述的从动辊机构包括从动辊和从动辊两端的从动辊固定座,所述的从动辊位于主动辊的正下方,从动辊与主动辊之间的间隙大于定子无搭边三角废料的厚度,且从动辊轴线与主动辊轴线平行,所述的从动辊固定座的长度方向与主动辊轴线垂直,所述的从动辊固定座的一端与从动辊转动连接,从动辊固定座的中部抵在机座的上端,且从动辊固定座的另一端位于打杆下端的正下方。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置在模具上后,在落料的同时可通过主动辊与从动辊机构的作用将定子无搭边三角废料输送到模具的外侧,工人无需再使用手将定子无搭边三角废料拿出,实现产品圆弧部位一次性落料的效果,故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使得模具生产的产品同心度较高;2、使得模具生产的产品外圆圆度也较高;3、不易影响产品长期的锁紧效果,质量较稳定,使用稳定性较好;4、废料易从模具端面安全输出,使得生产的连续性较好,生产效率增加,生产安全性也较好。
作为改进,所述的从动辊机构还包括支撑轴和复位弹簧,所述的支撑轴上端与从动辊固定座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的支撑轴下端设有导向柱,导向柱的直径小于支撑轴的直径,所述的复位弹簧套接在导向柱上,所述的导向柱下端的模具下模上设有复位弹簧的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通孔,所述的导向柱与通孔滑动连接,且通孔的直径小于复位弹簧横截面的内径,则在支撑轴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保证从动辊在打杆未将从动辊固定座压下时,从动辊与主动辊之间的间隙略大于定子无搭边三角废料的厚度,且也可保证在打杆压下从动辊固定座再与从动辊固定座分开时,从动辊能快速恢复到初始位置,从而保证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可靠性和生产时的连续性,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机座上设有用支撑轴导向的第一导向块,所述的第一导向块上设有导向孔,且支撑轴滑动连接在导向孔内,则第一导向块的设置使得支撑轴上下滑动更加稳定,防止支撑轴在滑动时出现偏移而导致从动辊与主动辊之间的定子无搭边三角废料无法正常的输送或停止,从而导致生产中断的情况,故可保证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使用可靠性和生产连续性。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支撑轴与导向孔内壁之间设有直线轴承,则直线轴承可使得支撑轴与导向孔内壁之间在滑动时摩擦力更小,支撑轴滑动更加顺畅,进而保证支撑轴对复位弹簧的响应更加迅速,在打杆与从动辊固定座分开的瞬间支撑轴即可响应复位弹簧的弹力,将从动辊推到初始位置,从而保证具有更好使用可靠性和生产连续性。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打杆与模具上模之间设有打杆固定座,所述的打杆固定座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的打杆的上端与螺纹孔螺纹连接,则通过打杆固定座和螺纹连接的设置,使得打杆的上下位置可以进行调整,从而减少了对模具上模安装位置的要求,且还可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打杆的上下位置进行调整,使得本实用新型的适应性和实用性更好。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的电机与模具下模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机输出轴与主动辊设有联轴器连接,所述的联轴器一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联轴器另一端与主动辊连接,则这种结构的驱动机构结构较简单,使用可靠性较好,且也易于后期的维护保养,降低本实用新型的生产成本和后期维护成本。
作为再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动辊两端与机座之间及从动辊两端与从动辊固定座之间均设有平面轴承,则平面轴承可降低主动辊和从动辊转动时的摩擦力,使得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时的精度进一步提高,且降低电机的输出功率,降低能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建欣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建欣精密模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45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挂钩
- 下一篇:管线快速带压堵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