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型双面加热粘合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64405.7 | 申请日: | 2012-09-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6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陈世祥;苏志权;梁镜豪;陈智;罗鉴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肇庆西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1F1/00 | 分类号: | B31F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李永庆 |
| 地址: | 52606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型 双面 加热 粘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瓦楞纸的粘合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节能型双面加热粘合机。
背景技术
在瓦楞纸生产过程中,瓦楞纸的粘合是必要的工序,粘合机是经过过胶机上浆后的单面瓦楞纸和另一层箱板纸一起进入粘合机粘合成型,根据需要形成三、四、五、七层瓦楞纸板。传统的瓦楞纸粘合机,其只是单面加热,存在受热不均匀,热效率不高的问题。粘合时由于受热不均匀导致粘合出来的瓦楞纸板不够平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对纸板双面加热,加热均匀、热效率高的节能型双面加热粘合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型双面加热粘合机,包括机架,在机架上设有热粘合部、冷却部和动力机构,其中,所述的热粘合部包括加热床机架,在加热床机架上设有上加热装置和下加热装置,所述的上加热装置和下加热装置之间留有纸板通过的间隙,所述的上加热装置为加热传动带,所述的下加热装置为加热板。
优选的是,所述的上加热装置由传动带、加热缸和蒸汽加热源组成,传动带穿绕在加热缸之间,加热缸与加蒸汽热源通过蒸汽管道相连接。这样传动带通过加热缸对其进行预热。
优选的是,所述的下加热装置由热板和蒸汽加热源组成,在热板内设有循环通道,所述的循环通道通过蒸汽管道与蒸汽加热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加热床机架上设置上加热装置和下加热装置,所述的上加热装置和下加热装置之间留有纸板通过的间隙,所述的上加热装置为加热传动带,所述的下加热装置为加热板。这样纸板通过上下加热装置对纸板进行双面加热,纸板的粘合效果更好,并且通过蒸汽装置加热使热板左中右三点温度保持平衡,使热板得到最有效的热能补偿,同时在高速生产时热板始终保持高压、高温状态,加热均匀,提高了热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
图2为上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下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热粘合部,21加热床机架,22上加热装置,221传动带,222加热缸,223、232蒸汽加热源,23上加热装置,231热板,2311循环通道,3冷却部,4动力机构,5蒸汽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图1、2和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型双面加热粘合机,包括机架1,在机架1上设有热粘合部2、冷却部3和动力机构4,热粘合部2包括加热床机架21,在加热床机架21上设有上加热装置22和下加热装置23,所述的上加热装置22和下加热装置23之间留有纸板通过的间隙,所述的上加热装置22为加热传动带,所述的下加热装置23为加热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加热装置22由传动带221、加热缸222和蒸汽加热源223组成,传动带221穿绕在加热缸222之间,加热缸222与加蒸汽热源223通过蒸汽管道5相连接。所述的下加热装置23由热板231和蒸汽加热源232组成,在热板231内设有循环通道2311,所述的循环通道2311通过蒸汽管道5与蒸汽加热源232连接。
工作时,待粘合纸板从热粘合部2的上加热装置22和下加热装置23之间穿过,再经过冷却部3压合定型,保证纸板的厚度和平整度。由于在热粘合部2采用了上加热装置22和下加热装置23同时双面加热,使得纸板受热好,粘合效果好,并且下加热装置23热板231与蒸汽加热源232连接,这样使热板231左中右三点温度保持平衡,使热板得到最有效的热能补偿,在高速生产时热板始终保持高压、高温状态,加热均匀,提高了热效率。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肇庆西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肇庆西江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44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