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逃票闸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4048.4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09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孙琦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琦玮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4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逃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闸机,尤其是一种防逃票闸机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随着经济活动的深入生活,某些人把钱看得越来越重,以至于道德诚信缺失,例如在乘坐地铁时,就常有逃票现象,据观察,他们逃票主要有三种方式:1、从闸机上跨过去;2、从闸机下钻过去;3、若干人迅速同时通过闸机却只刷一次票。无论采取哪一种逃票方式,都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首先这使得地铁公司的收入流失,而更为重要的在于,许多中小学生常乘坐地铁,他们正处于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期,逃票这种行为必定会对中小学生造成不良影响,而现有的闸机又不能有效地防止以上逃票行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助于防止逃票的防逃票闸机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红外感应器、闸门、刷卡闸机箱、设置在刷卡闸机箱上端的报警装置以及用于控制闸门开关的执行控制装置,还包括底板和框架,在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一刷卡闸机箱,在所述刷卡闸机箱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闸门,每个所述闸门的底部通过滑轨安装在底板上,每个所述闸门的顶部活动安装在框架内,在两个所述闸门的外侧顶部均设置有一红外感应器,在所述刷卡闸机箱的内侧设置有一激光计数装置。
每个所述闸门均包括两个门板,每个所述门板均粘接有磁条且所述磁条位于两个门板的相接处。
每个所述门板由强化玻璃制成,每个所述门板高约2.2m,两个所述闸门之间的距离约为0.35m。
所述刷卡闸机箱内侧设置有一刷卡处,在该刷卡处一侧设置有一用于显示卡内信息的LED显示屏。
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门的结构,并且闸门具有一定的高度,有效的防止了逃票行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防逃票闸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逃票闸机装置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逃票闸机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防逃票闸机装置包括红外感应器1、闸门2、刷卡闸机箱3、设置在刷卡闸机箱3上端的报警装置4以及用于控制闸门2开关的执行控制装置,还包括底板5和框架6,在所述底板5的一侧设置有一刷卡闸机箱3,在所述刷卡闸机箱3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闸门2,每个所述闸门2的底部通过滑轨7安装在底板5上,每个所述闸门2的顶部活动安装在框架6内,在两个所述闸门2的外侧顶部均设置有一红外感应器1,在所述刷卡闸机箱3的内侧设置有一激光计数装置33。
每个所述闸门2均包括两个门板21,每个所述门板21均粘接有磁条22且所述磁条22位于两个门板21的相接处。
每个所述门板21由强化玻璃制成,每个所述门板21高约2.2m,两个所述闸门2之间的距离约为0.35m。
所述刷卡闸机箱3内侧设置有一刷卡处31,在该刷卡处31一侧设置有一用于显示卡内信息的LED显示屏3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人进站时,外侧顶部的红外感应器被触发,执行控制装置(图中未画出)接收红外感应器所传送的信息后控制前端的闸门向两侧开启,人可进入闸室,闸室仅容一人(同时门侧装有激光计数装置,当进入多人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人进入后,经由执行控制装置控制,前端的闸门立刻关闭,关闭后人方可刷卡,LED屏显示卡的信息,后端的闸门再经由执行控制装置打开,人出闸门,后端闸门外侧顶部的红外感应器被触发,后端闸门经由执行控制装置控制关闭,完成进站,出站过程类似。闸机设计为双层门有效避免闯闸,刷卡器上显示卡别,可与工作人员的电脑连接,便于监督,闸门高约2.2m,可避免跨越式逃票,整个装置下方装有底板,便于运输,且可根据四季人们衣物变化情况调节两门间距,做到人性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部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琦玮,未经孙琦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40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