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行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3514.7 | 申请日: | 2012-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74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罗爱承;王冬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铭特铝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9/16 | 分类号: | B62K19/16;B62K19/22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中正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31 | 代理人: | 肖哲 |
地址: | 528225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行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架,属于自行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自行车采用铝合金铝制作,各管之间通过焊接方式连接构成车架主体,这种铝合金制作车架重量太重,且焊接处容易断裂,不耐用;而全碳纤维车架成本太高,满足不了市场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强度、低重量、低成本的自行车架。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自行车架,包括由头管、上管、中管、下管和五通构成的前三角体以及由上叉、下叉和沟爪构成的后三角体,所述前三角体和后三角体连接成车架主体,所述头管、上管、中管和下管之间均通过接头连接,所述头管、上管、中管和下管均为由内层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塑管、中层为网状碳纤维布、外层为耐假型高强度工程塑料涂层构成的管材。
在上述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所述前三角体和后三角体之间通过胶合方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上叉、下叉和沟爪为铝合金管。
本实用新型所述接头为由内层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塑管、中层为网状碳纤维布、外层为耐假型高强度工程塑料涂层构成的管材或铝合金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架的前三角和后三角通过胶合连接而成,前三角或后三角采用高碳纤维管或铝合金管,使整个车架结构牢固、质量较轻、强度较高,且成本低,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满足市场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自行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车架主体的管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作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自行车架包括由头管11、上管12、中管13、下管14和五通15构成的前三角体1以及由上叉21、下叉22和沟爪23构成的后三角体2,所述前三角体1和后三角体2连接成车架主体,所述头管11、上管12、中管13和下管14之间均通过接头16连接,所述头管11、上管12、中管13和下管14均为由内层4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塑管、中层5为网状碳纤维布、外层6为耐假型高强度工程塑料涂层构成的管材,所述上叉21、下叉22和沟爪23为铝合金管,其中,所述前三角体1和后三角体2之间通过胶合方式连接。根据需要,前三角体1和后三角体2的材料可以互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头16为由内层为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塑管、中层为网状碳纤维布、外层为耐假型高强度工程塑料涂层构成的管材或铝合金管。
惟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之范围,即大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实用新型说明书所记载的内容所作出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涵盖范围之内。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之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铭特铝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铭特铝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35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燃机的爆震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薄型无胶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