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灌装机终端压力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2285.7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839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孙小青;向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纷美(北京)贸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1/24 | 分类号: | B65B61/24;B65B5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灌装 终端 压力 成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灌装机终端包体成型的压力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无菌灌装机,常用于果汁、巴氏杀菌或高温处理(UHT)的牛奶、葡萄酒等液体或流体状饮料的软包装产品的灌装加工成型,常见的成型形式有呈平行六面体状的方砖包。其加工过程简单描述如下:包装带材从卷盘上解开,输送到消毒装置,通过施加一种化学消毒剂,如双氧水,包装带材被消毒处理。经消毒后的包装带材被强行蒸发和挤压,去除包装带材表面的消毒剂。然后,包装带材在前进方向上先成型为椭圆状,并进一步成型为圆柱状且两纵边搭接封合(纵封)的筒状物。该筒状物一段被夹爪横向封合(横封),即形成包装容器的顶部(或底部)后,由另一开口端填充注入饮料、牛奶等杀菌后的流体物质。继而,筒状物的开口端也相应的被夹爪横向封合(横封),而制成包装容器的底部(或顶部)。然后切刀切割上述横封区域的中部,单个的包装容器形成。包装容器再通过相应的成型终端,沿着折痕进一步折叠而形成最终的砖包容器。
公开号为CN1105667C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包装可灌装食品的机器用的高速折叠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供给工位,用于供给一系列含所述食品的密封的枕头形包装件,每个包装件有多个折叠部分,准备折叠和密封在包装件的相应的壁上,以形成相应的平行六面体形的包装件;输送机构,用于沿成形路径进给所述包装件,该成形路径从所述供给工位延伸到输出工位;成型机构,沿所述成形路径设置并与每个所述包装件配合,以便完成对包装件的相应折叠操作;加热机构,作用在每个所述包装件的所述折叠部分上,以熔化所述折叠部分并将其密封在相应的所述壁上;以及最后成型机构,与每个所述包装件配合,以便当折叠部分冷却时将相应的所述折叠部分固定在相应的所述壁上;所述输送机构是连续的;而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多个与所述包装件相互作用的相互作用部件,它们具有固定的尺寸,并借助于所述输送机构的运动而与包装件配合。所述输送机构由一个循环输送机组成,后者又包括多个供相应的所述包装件用的推动部件,一个用于沿所述成形路径进给所述推动部件与所述包装件的输送分段,以及一个用于将所述推动部件从所述输出工位进给到所述供给工位的返回阶段。所述最后成型机构的相互作用部件包括三个循环皮带,它们的位置互相成90度角,在它们之间并与所述输送分段一起形成一个成形通道,该通道有一个恒定的矩形面并限定所述成品包装件的外形。这种高速折叠装置工作原理为:包装容器坯件在输送机构的输送下,成型机构对包装容器的上、下角进行折叠动作,然后加热机构对上、下角与容器壁粘贴的部位进行加热,最后进入成型机构的皮带成形通道压贴、冷却使上、下角牢固地粘贴容器壁上完成成型操作。由于横封带的存在使包装容器上、下角的厚度不均,而这种高速折叠装置的结构复杂,成型机构皮带需要动力驱动,且皮带对包装容器的压力不会随着上、下角厚度的变化而变化,使上、下角与容器壁的压贴程度不同,厚度薄的部位与容器壁容器产生不粘贴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砖包成型的灌装机终端压力成型装置。
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
一种灌装机终端压力成型装置,包括一大致呈正棱柱体的转盘,该转盘侧端各端面(即正棱柱体的各侧面)形成用于压紧待成型包装单元的成型压紧面;所述转盘具有一定位转轴,所述转盘径向截面的外轮廓大致呈正多边形,所述定位转轴穿过所述正多边形的几何中心,所述正多边形的每一个边所在的转盘轮廓面形成其中的一个所述成型压紧面;所述转盘设于灌装机成型站链的一侧,并保持该转盘经所述定位转轴定位及沿其转动时至少其中一个所述成型压紧面与站链节中所容放的相应待成型包装单元的侧面相贴靠;所述成型压紧面的宽度与相邻两站链节间的间距相适应。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一个成型压紧面形成于一个成型压块单元的一侧端面,相邻的两个成型压块单元沿所述转盘的周向铰链连接。
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内部设有弹性填充物。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弹性填充物为气囊、弹簧、波纹管和弹性橡胶中的一种或几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正多边形的边数为8~16,优选10。
还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的相邻两成型压紧面间形成向外的凸棱,所述凸棱的宽度与高度适宜于与所述站链板侧端所开设的凹槽相啮合。
又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型压紧面的中间隆起。
此外,所述定位转轴距离站链板的距离最好小于所述转轴距离其中一个成型压紧面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纷美(北京)贸易有限公司,未经纷美(北京)贸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22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