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塔夏横编织机的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1708.3 | 申请日: | 2012-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03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 |
主分类号: | D04B15/38 | 分类号: | D04B15/38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8 | 代理人: | 吴静安 |
地址: | 2266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塔夏横编 织机 引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横编织机,尤其涉及引塔夏横编织机的引线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现有的引塔夏横编织机,不同色彩的纱线105从机架107上方的挑线架101一一引入对应的管状纱嘴102中,这些纱嘴插接在纱嘴寄存架103上平行并列排列的的插槽105中,请见图8、图9,在纱嘴寄存架103上的纱嘴是不参与编织的。进行嵌花编织时,根据电脑编织程式,纱嘴送入机构将纱嘴寄存架103对应位置上的纱嘴102传送到纱嘴携带送出机构上,使纱嘴102位于前针板内对应织针的前侧并随机头移动给对应织针喂纱,在完成对应的一段编织后,纱嘴送入机构将该纱嘴102从纱嘴携带送出机构上推送到纱嘴寄存架103上,同时再从纱嘴寄存架上将另一纱嘴传送到纱嘴携带送出机构上,接着继续上述的喂纱编织过程。前、后纱嘴交换时,对应的两纱线需交叉,后纱线随机头向前运动而被拉动,其拉动方向与引入方向不一致,使得前、后两纱线在交叉处折弯(见图9)并相互搓揉,而两纱线在相互搓揉中会产生毛绒,毛绒常常将两纱线粘接在一起,使纱线不能被正常的拉拽,最终纱线被拉断,影响正常编织动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两交叉纱线不会因交叉而出现折弯的一种引塔夏横编织机的引线装置,技术方案如下:
引塔夏横编织机的引线装置包括纱架、挑线器和导纱器,所述挑线器按不同高度排列成数行,每一行若干挑线器并列平行连接于纱架,形成纵向行,所述导纱器以与挑线器相对应的纵向行数及对应行相对应的个数排列连接于纱架。
上述引线装置中纱架是由型材连接的框架,该框架下方设有两层纱线放置平面,该框架上方设有一垂直的框平面,不同高度的数行挑线器和导纱器分别连接在该垂直框平面的各一侧。
上述纱架中的纱线放置平面由若干根平行且两端连接于所述框架的型材组成,或是连接于所述框架的平板。
上述纱架中的纱线放置平面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对纱线团定位的定位架。
上述的引线装置中的挑线器或导纱器在横向的位置上相互错开,相邻行的挑线器或导纱器在纵向位置上相互错开,所述横向和纵向是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在引塔夏横编织机的机架侧面设置若干引线孔,并在引线孔一侧置有引线装置,纱线团置于该引线装置上,其上纱线通过引线装置上的挑线架和引线孔引入纱嘴,若干根纱线穿过引线孔呈射线汇聚到对应纱嘴,使纱线的引入方向与机头运动时对纱线的拉拽方向一致,这样无论纱线间怎样交叉,都不会出现因交叉而折弯的状况,由此产生如下的有益效果:纱线间不会相互搓揉而产生毛绒,因而不会因毛绒而使纱线粘接在一起,使纱线因不能被正常拉动而拉断的现象,从而保证横编织机引线过程稳定,不断线,使编织机的编织质量稳定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引线装置与所对应的引塔夏横编织机相配合形成的引线方式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引线装置与所对应的引塔夏横编织机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引塔夏横编织机的A向视图。
图4是图1所示引线装置C方向上的定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引线装置D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1所示引线装置B方向上的导纱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所示引线装置E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8是现有引塔夏横编织机中纱线引至纱嘴的引线方式示意图。
图9是图8是所示引塔夏横编织机中F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图8是所示引塔夏横编织机中G部位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对照图1、图2,在引塔夏横编织机50的左侧边设置引线装置1,对应该引线装置的横编织机50的侧面罩板51上设置若干引线孔51a,引线孔51a呈数行数列的矩阵分布,请参见图3。若干纱线团X1、X2、…引出的对应纱线L1、L2、…经导纱器30(参见图6)引导到挑线器20上,再由挑线器20引导至引塔夏横编织机50的左侧罩板51上的对应引线孔51a中,自引线孔51a引出的若干纱线,无弯折引入到对应的纱嘴52中,若干个纱嘴52并列插接在纱嘴寄存架53上,所有引线孔51a的位置高于纱嘴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未经冯加林;冯天元;巫友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17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扇叶结构
- 下一篇:激光剥离方法以及激光剥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