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空气滤清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61106.8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46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友颖;周柏宇;谢荣凌;郑宪隆;詹清奇;黄明达;洪伟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02 | 分类号: | F02M35/02 |
代理公司: | 中国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1234 | 代理人: | 宋义兴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滤清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滤清器,尤指一种适用于机车引擎进气系统的空气滤清器。
背景技术
对于一般机动车辆而言,其引擎进气系统的旁侧通常组设有一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用以过滤外界空气,并使其成为清净的空气后,再将清净的空气导入引擎的化油器内。
请参阅图1及图2,图1为现有技术的空气滤清器的分解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空气滤清器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速克达机车的空气滤清器90由一第一壳体91及一第二壳体93相互组合而成,其内并组设一滤芯组件92,滤芯组件92包括一滤芯组件921及一滤芯支架922,又在第二壳体93上连接有一入气管931及一出气管932。如图2所示,滤芯组件92将第一壳体91及第二壳体93组合形成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一第一腔室94及一第二腔室95,外界空气经由空气滤清器90的第二壳体93的入气管931进入,流入第一腔室94并经滤芯组件92后,流入第二腔室95,接着经由第二壳体93的出气管932进入引擎(图未示)的化油器内。又在第二壳体93与第一壳体91之间有一密封环97以及滤芯组件92与第二壳体93之间有一密封环96,以使第一腔室94及第二腔室95内的气体不会由接缝外漏。
然而现有技术的空气滤清器90的滤芯组件92,需配合壳体形状制造,现今不同车型为配合零组件设置,常有不同形状的空气滤清器90,因此亦需配合制造多种外型的滤芯组件92,而无法仅一种规格的滤芯组件92,即适用于大多数的车型。
且现有技术空气滤清器90的空间配置使得第二腔室95的容积较小,当需要急速进气时,常会导致进气量不足的现像,进而影响引擎性能,并非十分理想,尚有改善的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气滤清器,用于解决现有技术空气滤清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空气滤清器,组设于机车引擎的进气系统,包括:一中空箱体、一出气管、一滤芯构件、一壳体、以及一入气管。中空箱体内部形成一第二腔室,并开设有一开口及一出气口;出气管连接至中空箱体的出气口处,且部分延伸至第二腔室内部;滤芯构件包括一过滤组件及一盒体,可组合锁附于中空箱体的开口处。
壳体开设有一入气口,并锁附于中空箱体上,以形成一第一腔室;入气管连接于壳体的入气口处,且部分延伸至第一腔室内。如此,因出气口及入气口分别组设于不同壳体,因不需为入气管保留组设空间,即可增加出气口所在壳体的腔室空间,而改善习知因出气管所在腔室的容积较小,当需要急速进气时,常会导致进气量不足的现像,进而影响引擎性能。
另一方面,因为中空箱体开设一开口以组设滤芯构件,因此即使是不同大小的箱体,亦可开设一固定大小的开口,使得滤芯构件可通用于不同车型使用的空气滤清器,而不需要为了不同排气量的车型,就制造一种不同大小的滤芯构件,以达到能够减少生产成本的功效。
上述空气滤清器还可包括一密封环,设置于滤芯构件与中空箱体的开口接合处,以防止第二腔室的气体由连接处外漏;另外,在中空箱体的开口周围可设置有一凸缘,且在与其相对应的壳体处设置有一凹槽,壳体的凹槽即对应卡合至中空箱体的凸缘,以将壳体组设至中空箱体上,同时亦为防止气体由相卡合处外漏,在凹槽与凸缘接合处更组设有一密封环。
上述空气滤清器可更包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邻近出气口处的中空箱体上,以防止温度传感器干扰气体流道,亦可量测到第二腔室内较为平均的温度。
上述空气滤清器的中空箱体可由一外壳体及一上盖组设而成,开口开设于上盖上,出气口开设于外壳体上,如此可使制造过程更为简便,以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空气滤清器的分解图;
图2是现有技术的空气滤清器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剖面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 中空箱体 101 开口
102 出气口 103 凸缘
11 第二腔室 12 出气管
2 密封环 20 滤芯构件
201 过滤组件 202 盒体
3 密封环 30 壳体
301 入气口 303 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611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发压机自动排列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槽排水选择收集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