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螺距旋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9799.7 | 申请日: | 2012-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2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岗;刘斌;杨霆;蔡风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银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D1/02 | 分类号: | F23D1/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00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螺距 旋流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烧器,特别涉及一种回转窑燃烧器。
背景技术
由于能源日趋紧张,回转窑使用的燃料的热值逐年降低、易烧性下降、品质波动大,并将逐步开始应用生物质、生活垃圾等热值较低的替代燃料。这对回转窑燃烧器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燃烧器对燃料变化的适应性强,调整更灵活精确,调节结构简单实用,使用寿命长。
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固定螺距旋流器,针对特定燃料设计,虽然为整体加工,可在喷嘴高温段应用,但旋流角度固定不变,无法仅仅通过调整旋流器实现燃烧器旋流度的变化,燃料波动较大时使用效果不理想;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可调旋流器,其公开号为CN200968604,其专利号为ZL200620074295.8,这种可调旋流器通过较复杂的机构调整金属软管的弯曲度来控制在空气射流的喷出角度。所述弯曲度为弯曲段切线与轴线的夹角角度,其不足之处在于:结构复杂、密封效果差、调整精度差,由于使用了复杂结构和金属软管,无法在喷头高温段应用,只能安装于燃烧器内部,影响了调节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螺距旋流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足,使得其结构简单、装配灵活,且旋流角度调节更加方便,同时调节效果好、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变螺距旋流器,包括设置在旋风管外侧的导风板,所述旋风管包括经锥形管段连接在一起的进风管段和出风管段,所述锥形管段的大口端与出风管段密封相连,所述锥形管段的小口端与进风管段密封相连,所述出风管段的外周沿管段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所述导风板,所述导风板之间形成旋风槽,所述导风板为弧形弯板。
本实用新型安装时,将本装置进风管段与燃烧器内部的相应管道连接起来,工作中,由于旋流风的旋流角度通过导风板产生的,从而通过轴向调节本装置在燃烧器喷嘴出口处的位置,即可实现旋流风角度的调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调节本实用新型的燃烧器内部的轴向位置,实现旋流风角度的调节,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装配灵活,旋流角度调节方便,同时其调节效果好,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回转窑燃烧器中。
为了降低弧形弯板对风的阻力,所述弧形弯板的弯曲角度沿进风管段到出风管段方向逐渐变小。
为了提高本装置调节精度,所述弧形弯板的弯曲角度在10°~60°之间。
为了降低旋风槽入口处的阻力,所述弧形弯板的进风端为弧形过渡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风板展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旋风管,1a进风管段,1b锥形管段,1c出风管段,2导风板,3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的一种可变螺距旋流器,包括设置在旋风管1外侧的导风板2,旋风管1包括经锥形管段1b连接在一起的进风管段1a和出风管段1c,锥形管段1b的大口端与出风管段1c密封相连,锥形管段1b的小口端与进风管段1a密封相连,出风管段1c的外周沿管段周向均匀分布有若干导风板2,导风板2之间形成旋风槽,导风板2为弧形弯板,弧形弯板的弯曲角度沿进风管段1a到出风管段1c方向逐渐变小,弧形弯板的弯曲角度在10°~60°之间,弧形弯板的进风端为弧形过渡面。
实施例1
本装置使用时,将本装置进风管段1a与燃烧器3内部的相应管道连接起来,然后调节本装置沿燃烧器3轴向向外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旋流风的旋流角度逐渐变大,旋风槽的面积固定不变。
实施例2
本装置使用时,将本装置进风管段1a与燃烧器3内部的相应管道连接起来,然后调节本装置沿燃烧器3轴向向内运动,在运动过程中,旋流风的旋流角度逐渐变小,当本装置全部进入燃烧器3喷嘴后,此时旋流风的旋流角度最小,旋风槽的面积固定不变。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银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银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97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燃气火焰监测器与电磁阀的连接套
- 下一篇:热管式低压过热蒸汽混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