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层诱饵粘式捕蝇笼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58995.2 | 申请日: | 2012-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99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磊;吕永生;徐瑞平;钱吉生;张纯;陆永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海磊;吕永生;徐瑞平;钱吉生;张纯;陆永昌 |
| 主分类号: | A01M1/10 | 分类号: | A01M1/10;A01M1/16 |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王荷英 |
| 地址: | 21110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双层 诱饵 粘式捕蝇笼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蝇笼,特别是一种双层诱饵粘式捕蝇笼。
背景技术
苍蝇是四害之首,对人类生活危害很大,是多种传染病,如霍乱、伤寒、肺结核、肝炎的传播媒介,也是境外传染病病原体输入国内的重要途径之一,对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自古以来,人类就对苍蝇防不胜防,应用物理、化学等多种方法驱赶,但很多成效都不显著,或者要求高、费用大,难以普遍推广,严重影响了环境卫生和人类的正常生活。常见的物理捕蝇法,如粘蝇纸、粘蝇胶、捕蝇笼大多单一设置,效果不理想。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层诱饵粘式捕蝇笼,它能充分利用诱饵对蝇类的引诱作用,提高捕蝇效果。
本实用新型双层诱饵粘式捕蝇笼,包括撑架和笼体,所述笼体的侧面和底面均为多孔窗纱制成,顶面是可拆卸更换的粘蝇纸,笼体底面呈锥面,锥面的顶端设有入笼口,锥面的内凹空间架设有下层诱饵盒,纱笼内部架设有上层诱饵盒。
所述撑架由至少三根竖杆及顶圈和底圈连接而成。
所述撑架还包括一个中圈。
所述下层诱饵盒通过支架与底圈固定连接。
所述上层诱饵盒通过支架与中圈固定连接。
所述粘蝇纸与上圈粘贴固定。
所述捕蝇笼顶部设有挂钩,挂钩通过绳索与主架相连。
本捕蝇笼利用蝇类往上飞的特性,当蝇从下层诱饵盒摄食后向上飞时,会顺着锥形空间的顶端入笼口进入本笼内,在笼内受上层诱饵盒食物的诱惑,继续向上飞,同时,蝇在笼内发出的飞舞声会引诱更多蝇类前来摄食,从而被大量诱捕进笼,大部分蝇飞至笼顶,很快被粘蝇纸粘住捕获,少部分蝇则会累死在捕蝇笼内。
可见,本实用新型在捕蝇笼传统结构基础上,结合蝇类摄食喜好及上飞的生物特性,设计了双层诱饵盒,通过二次诱食和胶粘功能,引诱蝇不断向上飞至笼顶被粘捕,弥补引诱不足和捕捉不灵敏的缺陷,提高了捕蝇效率。本实用新型适用范围广,特别可于航空器、船舶、集装箱等要求较高的捕蝇场所,操作简便,无污染,具有更高的捕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双层诱饵粘式捕蝇笼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竖杆、2—下层诱饵盒、4—锥形底面、5—上层诱饵盒,3、6—支架、7—笼体、8—粘蝇纸、9—挂钩、10—入笼口、11—底圈、12—中圈、13—顶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双层诱饵粘式捕蝇笼包括撑架和笼体,由竖杆1、底圈11、中圈12和顶圈13连成撑架,笼体7的侧面和锥形底面均以多孔窗纱制作,通过撑架支撑定型。锥形底面4的顶部开有入笼口10。下层诱饵盒2设在锥形底面4的内凹空间的支架3上,支架3连接在底圈11上;笼体7的内部通过支架6架设上层诱饵盒5,支架6与中圈12连接。笼体7以粘蝇纸8为顶面,粘蝇纸8与上圈13粘贴固定,可卸下更换。
当蝇类进入下层诱饵盒2摄食后,向上飞时受锥形空间的局限,只能从锥形顶部的入笼口10进入捕笼体7内。在笼体内受上层诱饵盒5的饵料诱惑,大部分蝇会继续上飞碰到笼顶的粘蝇纸而被粘附捕捉,少量蝇则因寻不到出口而不断撞击笼体,最后累死在笼体内,蝇在笼体内的飞舞声会吸引更多的蝇类来觅食而被捕捉。当笼体顶面粘蝇纸8被蝇粘满时,可将其拆卸,及时更换新的粘蝇纸。挂钩9用于悬挂,捕蝇笼可挂于合适的地点进行捕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海磊;吕永生;徐瑞平;钱吉生;张纯;陆永昌,未经吴海磊;吕永生;徐瑞平;钱吉生;张纯;陆永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89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