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复合自润滑耐冷媒漆包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7959.4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64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发明(设计)人: | 董千里;程宗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金田新材料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7;H01B1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慈溪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润滑 冷媒 漆包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漆包线,具体是一种冰箱、空调以及大型制冷设备压缩机电机用漆包线。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制造设备技术的发展,电机制造行业普遍采用高速自动化绕线设备绕制电机线圈,对漆包线的各种机械性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漆包线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较强的耐磨性、耐刮力及良好的润滑性。为减小在高速绕制时漆包线表面摩擦系数,通常在漆包线表面涂石蜡等润滑剂,但由于绿色环保空调、冰箱所用的新型无氟制冷剂(R134a、R600a等)中含有酯类机油,石蜡等润滑物质会被溶解萃取,萃取物造成制冷系统毛细管堵塞,损坏压缩机的运行。另外,由于电机中的绕组受到变化的压缩机压力,漆包线具有吸收冷媒的性质,在压力去除之后,漆包线表面会出现发泡现象。因此,制冷压缩机电机用漆包线不仅要满足耐热性、耐磨损性,而且对耐冷媒萃取性、耐发泡性提出要求,一般漆包线无法同时满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漆包线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三复合自润滑耐冷媒漆包线。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包括铜导线,在铜导线表面涂覆有三个绝缘漆层;其中第一绝缘漆层为聚酯亚胺层,涂覆在铜导线表面;第二绝缘层为聚酰胺酰亚胺层,涂覆在第一绝缘层表面;第三层为自润滑型聚酰胺酰亚胺,涂覆在第二绝缘层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1)采用三复合涂层技术,各涂层合理配合,发挥各涂层油漆的优点,底漆层为聚酯亚胺、中漆层为聚酰胺酰亚胺,保证了漆膜耐热性能和软化击穿性能,面漆层选用自润滑型聚酰胺酰亚胺,提高表面润滑性,降低表面摩擦系数,并适用于R134a、R600a新型制冷剂。(2)采用薄漆多涂的涂覆技术,保证每道漆膜充分固化,漆层附力强,耐磨耐刮。本实用新型具有耐热性、耐冷媒萃取性、耐发泡性,具有在高速自动绕线等加工制造的良好适应性,漆包线整体性能得以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包括铜导线1及涂覆在铜导线1表面的三个绝缘层,其中第一绝缘层2涂覆在铜导线1表面,选用聚酯亚胺为绝缘材料,提高漆膜的附着性;第二绝缘层3涂覆在第一绝缘层2表面,选用聚酰胺酰亚胺为绝缘材料,保证了漆膜耐热性能和软化击穿性能;第三层绝缘层4涂覆在第二绝缘层表面,选用自润滑型聚酰胺酰亚胺。通过涂覆三层绝缘层,提高了漆包线耐冷媒、耐油性,漆膜附着力强,耐磨、耐刮、耐热,非常适合电机制造行业的高速自动化绕线设备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金田新材料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金田新材料有限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79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纸币鉴伪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监控团购信息真实性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