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举升油缸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7828.6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334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黄超;李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43004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举升油缸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自卸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举升油缸。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矿用自卸车采用直推式举升结构。矿用自卸车常采用两只举升油缸对称安装在车架纵梁外侧,举升油缸的油缸外筒壁支座在上,与货箱连接;举升油缸的活塞杆杆端在下,与自卸车的车架连接。常用的举升油缸没有自带的外部限位装置,因此当自卸车的货箱落下时,容易引起举升油缸的活塞与缸筒底部挤压,造成活塞损坏和举升油缸的缸筒底部变形。另外,有的举升油缸安装有单独的限位装置,这种单独的限位装置往往质量较大、结构复杂,增加了整车的负重和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够减轻整车质量且能够防止活塞损坏和缸筒底部变形的举升油缸。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举升油缸,包括油缸外筒壁、活塞杆、活塞杆端支座及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油缸外筒壁与所述活塞杆端支座之间,且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活塞杆端支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与所述活塞杆端支座通过粘接或螺栓连接的方式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圆环形结构且圆环的外径大于所述油缸外筒壁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元件采用橡胶制成。
本申请提供的举升油缸,能够减轻整车质量且能够防止举升油缸的活塞与缸筒底部挤压,防止造成活塞损坏和缸筒底部变形,且易于检查,易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举升油缸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举升油缸,包括油缸外筒壁1、活塞杆端支座3及弹性元件2。弹性元件2设置在油缸外筒壁1与活塞杆端支座3之间,且弹性元件2与活塞杆端支座3固定连接(如通过粘接、螺栓等连接方式)。弹性元件2为采用橡胶制成的圆环形结构,且圆环的外径略大于油缸外筒壁1的外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举升油缸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实际应用时,举升油缸的活塞杆端支座3安装在自卸车车架上靠近前轮心轴的位置。举升油缸的油缸外筒壁支座4安装在货箱顶棚。油缸外筒壁支座4和活塞杆端支座3可采用铰接和球支座等方式与车辆固定连接。举升时,油缸外筒壁1和弹性元件2分离。货箱下落时,油缸外筒壁1收回并压缩弹性元件2,在弹性元件2的支撑作用下,举升油缸的活塞杆不会承受较大的载荷而导致活塞损坏和筒底变形。同时,当货箱下落或自卸车运行时,举升油缸可以支撑住货箱,达到货箱下落时限位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代替车辆的其他外部限位装置,从而减轻了整车的质量。
2、能够防止举升油缸的活塞杆承受大载荷而导致活塞损坏和缸筒底部变形,延长了举升油缸的使用寿命。
3、结构简单、易于检查、易于更换、成本较低,便于在工业上实施。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未经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782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鱼皮画制作工艺
- 下一篇:图像形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