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组合式双绞线传输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7566.3 | 申请日: | 2012-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61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翁美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翁美爱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13/04;H01R13/10;H04N7/1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赖开慧 |
地址: | 361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合式 双绞线 传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可组合式双绞线传输器,按国际专利分类表(IPC)划分属于双绞线传输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双绞线传输器B是将摄像机A端的非平衡视频信号转换为平衡视频信号,在双绞线里进行传输,在录像机C端再用一个双绞线传输器D将平衡视频信号转换为非平衡视频信号,再接入录像机或显示设备(监视器E),请参见图1,每条普通非屏蔽五类双绞线可以同时传输四路视频信号,相比传统的同轴线传输方式,可大大节省线材的的使用量,以及减少布线施工量。
目前,一般的监控工程中大多为4路双绞线传输器、16路双绞线传输器、32路双绞线传输器,甚至更多路双绞线传输器,如4路双绞线传输器可以是整体结构传输器或由4个单路传输器并连而成:整体结构传输器最外面由壳体固定,如客户只用其中的3路传输接口时,无疑会浪费置于壳体内的另一路传输接口;而并连方式的单路传输器则解决了上述问题,然而,多个甚至大量的单路双绞线传输器并接在录像机后面,显得杂乱,实际中施工人员为了整齐,或为了便于查找管理,会用胶带或其他的材料将几个双绞线传输器捆绑起来,虽然显得整齐,但手工捆绑不美观,而且费时,还要使用额外的捆绑材料,也不便于后期的检修更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的可组合式双绞线传输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组合式双绞线传输器,包括传输器单体,在传输器单体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相配合的插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传输器单体的一侧面设有一个以上的插柱,传输器单体的另一侧面设有对应数量的插孔,上述传输器单体的插柱和另一个传输器单体的插孔构成可组合的插接结构。
进一步,所述传输器单体的各插柱位于传输器该侧面设置的相应凹槽内,且插柱的最顶端不高于传输器的侧面,每一插柱的端部形成直径扩大的头端。
进一步,所述传输器单体的各插孔位于传输器侧面设置的相应凸起上,且各凸起与传输器单体上的凹槽对应配合。
进一步,所述的凹槽为弧状或圆状的凹槽,对应的凸起为相配合的弧状或圆状凸起,每一凹槽内置有一插柱,每一凸起上设有与插柱对应的插孔。
本实用新型由于在传输器单体两侧各设有相互拼接组合的插柱或插孔,可以将任意个传输器单体组合固定形成4路双绞线传输器或16路双绞线传输器或其他路双绞线传输器,具有结构合理 、组装或后期检修更换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双绞线传输器使用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两个传输器单体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单体组合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请参阅图2至图5,一种可组合式双绞线传输器,包括传输器单体1,在传输器单体的两侧面分别设有相配合的插接结构。传输器单体1的一侧面设有一个以上的插柱11,传输器单体1的另一侧面设有对应数量的插孔12,上述传输器单体的插柱11和另一个传输器单体的插孔12构成可组合的插接结构,上述的插柱或插孔的数量与传输器单体的设计要求相关,可以是四个或其他数量,目的是相邻两传输器单体组装紧固即可。图2或图3中,传输器单体1的一侧面有六个凹槽110,各凹槽可以为弧状或圆状或其他状的凹槽,传输器单体的另一侧面设有对应数量的凸起120,各凸起为相配合的弧状或配合的圆状凸起,每一凹槽内置有一插柱,每一凸起上设有与插柱对应的插孔。
请参阅图2,传输器单体1的各插柱11位于传输器该侧面设置的相应凹槽110内,且插柱的最顶端不高于传输器的该侧面,每一插柱的端部形成直径扩大的头端。图3中,传输器单体1的各插孔12位于传输器侧面设置的相应凸起120上,且各凸起与传输器单体上的凹槽对应配合。本实用新型关于凹槽或凸起的设置,更有利于运输或装配,由于各插柱藏于凹槽内,运输过程中不容易被挤压或折断,而传输器单体另一侧虽然有突出,但由于是面状结构,同样不存在上述问题,并且对于多个传输器单体装配更方便、快捷。
图6是本实用新型传输器单体的另一种结构,只是其连接头直接与传输器主体2相连,其他结构与图2至图4的插接结构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翁美爱,未经翁美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75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硫超支化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烧结用原料的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