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磁加热安全扒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6897.5 | 申请日: | 2012-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236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13 |
发明(设计)人: | 许珊珊;费韦平;许广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联合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37/10 | 分类号: | A47J3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38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加热 安全 | ||
1.一种电磁加热安全扒炉,包括外壳(1)、煎板(2)、集油槽(7)、通孔(8)、集油杯(9)、围框(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外壳(1)中的绝热板(3)和线圈(4)、磁条(5)以及控制电路(6);所述煎板(2)的上表面为长方形支承在外壳(1)的上方,所述煎板(2)的纵截面和所述绝热板(3)的纵截面均呈“∏”型,二者在各自的平板下方分别设有圆形槽,所述绝热板(3)位于所述煎板(2)的下方,所述绝热板(3)的圆形槽套装在煎板(2)的圆形槽中,线圈(4)为螺线管固定套装在绝热板(3)的圆形槽壁外并与控制电路(6)电相连,线圈(4)的外面装有磁条(5);所述集油槽(7)设置在长方形的煎板(2)一条长边的旁边,一侧有一通孔(8)通向集油杯(9),所述集油杯(9)为抽屉型设置在外壳(1)上,所述围框(10)和长方形的煎板(2)的其余三边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安全扒炉,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线圈(4)所用导线的断面直径为4.5毫米,由多股耐高温漆包铜线绞合后外面密绕一层直径为0.5毫米的玻璃纤维线包裹而成,所述线圈(4)的外表具有树脂密封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安全扒炉,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绝热板(3)为玻璃纤维板或石棉板,其厚度小于3毫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加热安全扒炉,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煎板(2)采用铁磁性材料制成,为磁性不锈钢材料或铸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联合大学,未经淮南联合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68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