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控水控肥防堵塞地下滴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6848.1 | 申请日: | 201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33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于坤;郁松林;赵丰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坤;郁松林;赵丰云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832003 新疆维***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水控肥防 堵塞 地下 滴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灌溉设施,尤其涉及一种地下滴灌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的果园生产、园林绿化或日光温室的水肥管理还是以大水漫灌为主,灌溉和施肥的随意性大,管理方式粗放,劳动强度高,已经无法适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高效发展。水肥耦合灌溉技术由于具有节水节肥,水肥协同,提高植物对水肥的利用效率等优点在我国已有部分研究和推广,但主要集中于地上滴灌部分,对于地下滴灌的灌溉系统和水肥控制目前研究较少。地下滴灌是一种将滴灌管深埋在地表下土壤中的滴灌方法,用水泵把水输送到深埋在地下的毛管或滴灌带中,从毛管或滴灌带上的出水口滴灌湿润地下土壤,目前地下滴灌作为一项在滴灌方面最节水、节能、高效的灌溉方式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及应用价值的技术,在国内外成为许多农业科技机构的重点研究方向。
地下滴灌相对于地上滴灌和其他灌溉方式虽然有比较大的优势,但并没有大面积的推广,主要原因为1、现有的地下滴灌系统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每次灌溉后需要加气装置以防止毛管或滴灌带倒吸土壤颗粒造成堵塞。2、由于缺乏对地下毛管或滴灌带的防护,使毛管或滴灌带的使用寿命大大缩短,大部分只能使用一年就必须报废管路堵塞后报废,并且埋在地下不易取出,残留物污染土壤。基于上述原因,地下滴灌作为一项最有前景的滴灌系统并没有进行大面积的推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控制水量、肥量防堵塞的地下滴灌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控水控肥防堵塞地下滴灌系统,包括水泵、输水主管、过滤器、水表、开关、防护管、毛管或滴灌带及其本身的出水口,防护管、毛管或滴灌带及其本身的出水口埋入地下,其特征在于:施肥罐接入输水主管 且与其并联;过滤器内部包括支架和过滤网;毛管或滴灌带上面覆盖U形或半圆形的防护管,防护管开口向下,倒扣在毛管或滴灌带上,防护管的内空直径比毛管或滴灌带的外径大30-100mm。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施肥罐为塑料或铁制的50L-150L的压差式施肥罐,其与输水管连接,通过压力差实现肥料的混拌和施用。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步改进,所述水表为容积式水表或速度式水表,可准确计量水肥的用量。
在本实用新型中水泵提供水源;过滤器提供对水的净化过滤;施肥罐将肥料与水混拌均匀后提供肥料;水表和开关控制水肥的用量;毛管或滴灌带和防护管组成防堵塞的地下滴灌管路,用于水分的运输和阻隔根系和土壤颗粒,以使毛管或滴灌带可持续的为植物提供合适的水肥供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是:1、根据植物的长势,可以通过水表、开关合理的控制水、肥的用量,节约用水;2、实现了水肥协同,使灌溉和施肥产生良好的水肥耦合效应;3、地下滴灌管路能够防止根系和土壤颗粒的侵入,最大化的保护毛管或滴灌带,延长使用年限,提高毛管或滴灌带对植物水肥供应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适用于果园、园林绿化或日光温室的滴灌。
附图说明
图1是控水控肥防堵塞地下滴灌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控水控肥防堵塞地下滴灌系统中防护管和毛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水泵1、输水主管2、过滤器3、水表5、开关6、防护管7、毛管或滴灌带8及其本身的出水口9,防护管7、毛管或滴灌带8及其本身的出水口9埋入地下,其特征在于:施肥罐4接入输水主管2且与其并联;过滤器3内部包括支架和过滤网;毛管或滴灌带8上面覆盖U形或半圆形的防护管7,防护管7开口向下,倒扣在毛管或滴灌带8上,防护管7的内空直径比毛管或滴灌带8的外径大 30-1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坤;郁松林;赵丰云,未经于坤;郁松林;赵丰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68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火阀开闭试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火锅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