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多次光反射放大法的微电量测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6824.6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03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24 |
发明(设计)人: | 谭祖雁;张成多;温志豪;王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祖雁;张成多;温志豪;王接林 |
主分类号: | G01R29/24 | 分类号: | G01R29/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靳荣举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次 反射 大法 电量 测量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电量测量仪,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多次光反射放大法的微电量测量仪,属于微电量测量技术和高压整流技术。
背景技术
微电量测量是科学探索和实验领域里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目前市场上微电量的测量仪器类型较少,价格便宜的微电量测量仪器更是紧缺。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020225123.2公开了一种矿井粉尘带电量测量装置,包括为相应部分提供电能的电源模块、DSP处理模块、人机接口交互模块及测量电量显示模块,还包括用于粉尘电荷量测量的敏感探头、信号调理模块与A/D转换模块,敏感探头与信号调理模块连接,信号调理模块与A/D转换模块连接,A/D转换模块与DSP处理模块连接。该实用新型利用流动的带电粉尘能在敏感探头上感应出一定量电荷量的原理,将敏感探头所检测到的微弱电荷信号转换为更容易处理的电压信号,后经过相应处理并送往DSP处理模块,在DSP处理模块内部实现对信号的进一步滤波处理后,得到粉尘的带电量信号,将获得的带电量信号送往测量电量显示模块进行显示。但是该装置只能检测粉尘是否带有电荷,并不能准确测量电荷量的大小,而且装置结构复杂,制备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准确测量微电量大小,且实验成本与仪器制造成本十分廉价的基于多次光反射放大法的微电量测量仪,是一种简便易测得微电量的精密仪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多次光反射放大法进行微电量测量的仪器,包括直流高压产生电路、激光光源、转轴、电极板、小绳、小球、反射镜和光控计数器;铁箱设有左右两个空腔,左右两个空腔中一个为高电压产生区,另一个为反射测量区;反射测量区一侧放置着两块相距5CM的电极板;两块电极板纵向中心线处通过 小绳悬挂着一个小球,激光光源与小绳间隔固定于转轴上,转轴固定在反射测量区的上端;高电压产生装置引出的两条正负极导线分别接到两块电极板上;高电压产生装置放置在高电压产生区;铁箱上方设有一个双键开关,双键开关一端与电源连接,另一端分别通过穿过铁箱上两个小孔的导线与激光光源和高电压产生装置连接;反射测量区设有上下两个反射镜,下面的反射镜上标有刻度;光控计数器活动设置在下面的反射镜外侧。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所述小球的直径优选为0.45cm。
所述激光光源与小绳间隔优选为5cm。
所述激光光源优选粘贴或焊接在转轴上。
所述左空腔优选为高电压产生区,右空腔优选为反射测量区.
所述铁箱的长宽高分别为120cm、30cm和20cm。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1)测量精度高:本实用新型利用小绳悬挂起用密度极低的小球,再将小球放置于电场中,小球在电场中受力偏离原来垂直位置一定的角度,再利用激光器将对偏离的角度的测量转换成对长度的测量,同时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密度极小的气凝胶制成的小球,以及采用了平面镜对距离进行放大,利用平面镜的多次反射原理将这该距离进行放大,大大减小了测量长度时造成的误差,也使得本实用新型能够精确测量出电量极小的微电量,只要电场所加电压和刻度板的长度设计合理,就可以使误差控制在100个电子e以内。
(2)使用本实用新型测量仪测量时间短,与市场上同类仪器相比测量时间大大缩短,十秒之内即可完成读数。
(3)本实用新型测量仪成本低,实验材料按市场价格在三百元左右。
(4)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于光投影法的微电量测量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微电量测量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祖雁;张成多;温志豪;王接林,未经谭祖雁;张成多;温志豪;王接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68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