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蜡油罐恶臭气体除臭净化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55477.5 | 申请日: | 2012-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448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03 |
| 发明(设计)人: | 赵章瑶;项瑞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森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4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6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蜡油 恶臭 气体 除臭 净化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体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蜡油罐恶臭气体除臭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恶臭污染是石化炼制行业的特征污染之一,作为环境公害已为当今人民公认,石油在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硫恶臭废气不仅难以忍受,而且严重危害人民身心健康。石油工业中所用蜡油罐中恶臭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烃和硫,如不处理妥当,则会严重危害附近环境。
目前常用恶臭气体处理的传统工艺方法有:水洗法、冷却法、吸附法、高能离子法、生物法、化学吸收法、氧化法、燃烧法等。水洗法,吸收效率不高,应用范围有限;冷却法,效率低,效果差,不能满足处理要求;吸附法,处理负荷小,操作成本高,不适合处理大流量,高浓度的恶臭气体;高能离子法也是最近几年进行实验室研究的方法,但是,只适用于有机低浓度高分子污染物,而且设备投资较大;生物法技术不成熟并只适用于可生物降解的水溶性低浓度恶臭气体,同时运行维护难度大,装置启动慢;炼油化工行业使用最多的是化学吸收法,燃烧法,化学吸收法因使用传统的吸收塔,吸收效率不高,而受到制约;燃烧法因工艺复杂,投资高等原因应用也受到限制;未来恶臭气体处理的发展趋势仍是根据不同的工况条件,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理的工艺。中国专利ZL200520042029公开了种恶臭治理装置,其包括吸收塔、送风装置,吸收塔贮罐,催化氧化塔和永力喷射吸收器。可处理大流量,固定型、突发型,高温恶臭气体;也可用于稳定排出,小流量,持久性恶臭源的治理;并可用于要求相对高的,接近居民区的恶臭源的治理。但该装置工艺流程复杂,设备与系统阻力降均很大,需要额外动力抽出气体进行处理,客观上增加了待处理气体的流量,增加了能耗,这样在增加处理量的同时也影响上游装置的安全操作;降膜吸收效率不高,不能去除成份复杂的恶臭气体或酸性气体与碱性气体共存的混合气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主要成分是烃硫的恶臭气体进行综合有效净化处理的蜡油罐恶臭气体除臭净化设备。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蜡油罐恶臭气体除臭净化设备,包括蜡油罐、脱烃系统、油气分离系统和除硫系统;所述脱烃系统包括用于把蜡油罐中恶臭气体引入脱烃系统的引气管、气动球阀、脱烃油罐、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第一射流泵和第二射流泵;所述引气管经蝶阀后分别与第一射流泵和第二射流泵的进气口相连,所述第一射流泵和第二射流泵的出口均与脱烃油罐顶部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和第二循环泵的进口均与脱烃油罐底部连通,所述第一循环泵的出口与第一射流泵的进液口相连,所述第二循环泵的出口与第二射流泵的进液口相连;所述气动球阀设置在引气管上;所述油气分离系统包括油气分离罐;该油气分离罐的进料口与脱烃油罐顶部连通,所述油气分离罐底部的液态物料出料口与脱烃油罐连通或者直接与排污管道连通;所述除硫系统包括第一级旋流吸收塔、第二级旋流吸收塔、吸收剂储罐、第三循环泵、第四循环泵、第三射流泵和第四射流泵;所述油气分离罐顶部的气态物料出料口与第一级旋流吸收塔的底部连通,第一级旋流吸收塔顶部的气态物料出料口与第二级旋流吸收塔的底部连通,第二级旋流吸收塔顶部的气态物料出料口则在经过蝶阀后分别与第三射流泵和第四射流泵的进气口连通;第一级旋流吸收塔和第二级旋流吸收塔底部的液态物料出料口则与吸收剂储罐连通;第三循环泵和第四循环泵的进口均与吸收剂储罐连通,第三循环泵的出口与第三射流泵的进液口连通,第四循环泵的出口与第四射流泵的进液口连通;第三循环泵和第四循环泵的出口,还与第一级旋流吸收塔和第二级旋流吸收塔顶部的吸收剂喷淋口连通;第三射流泵和第四射流泵的出口分别于吸收剂储罐连通。
所述气动球阀和第一循环泵、第二循环泵、第三循环泵、第四循环泵同时启闭。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设备稳定可靠,成本及运行维护费用较低,治理后的气体达到GB14554-1993《恶臭污染排放标准》,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排放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备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引气管11、脱烃油罐12,第一循环泵13,第二循环泵14,第一射流泵15,第二射流泵16,蝶阀17、38,气动球阀18,油气分离罐21,第一级旋流吸收塔31,第二级旋流吸收塔32,吸收剂储罐33,第三循环泵34,第四循环泵35,第三射流泵36,第四射流泵37,蜡油罐4,动力泵51,吸收剂桶52,油桶53,排污管道54。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设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森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森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54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钣金件冲槽模具
- 下一篇:一种过滤器漏砂检查捕捉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