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ED及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5248.3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96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发明(设计)人: | 罗海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温家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075 | 分类号: | H01L25/075;H01L33/56;H01L33/54;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张全文 |
地址: | 312073 浙江省绍兴市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ed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ED及灯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LED产品的应用越来越广,使用环境也各有不同,有应用于高温场所和高湿场所,设置应用于空气中含硫量较高的场所,如煤矿通道的LED矿灯。高温高湿场所易导致LED死灯,含硫量较高的场所易导致产品硫化,即硫与支架上的镀银层发生化学反应,产生黑色硫化银,黑色硫化银会吸光,导致LED光衰50%以上,严重的影响了LED灯的使用性能。
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可透光的透明苯基硅胶层封装发光晶片,透明苯基硅胶分子密度大,硫分子不容易穿过苯基硅胶分子间的间隙与支架上的镀银层反生化学反应生成硫化银而使LED灯硫化,同时,透明苯基硅胶的折射率为1.51-1.55,透光率为85-95%,出光效率高,但是该透明苯基硅胶层,硬度ShoreD为(肖氏硬度)60-80,硬度值高,冷热膨胀系数大,当处于温差大的环境中,易产生大收缩或膨胀的变形量而拉断焊接金属线形成断路,导致死灯,且该透明苯基硅胶层价格昂贵。
目前,业界通常采用加大焊线时所用金属线的直径,来避免死灯,但是大大增加了制作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解决现有技术中设置防硫化结构易造成死灯且价格高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LED,包括支架、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发光晶片、可将所述发光晶片密闭固定于所述支架上的内层密封胶以及设于所述内层密封胶外围并可将所述支架包覆的外层密封胶,所述发光晶片通过金属线与所述支架电性连接,所述支架包括位于中心位置的内支架和置于所述内支架外围并与之间隔设置的外支架,所述内支架设有一可容置所述发光晶片的第一凹腔,所述外支架设有可容纳所述金属线的第二凹腔,所述内支架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凹腔的底面平齐,所述内层密封胶设置为两层结构,包括一层可将所述发光晶片包覆固定于所述第一凹腔内且同时将所述金属线密封固定于所述第二凹腔内的的透明甲基硅胶层和覆盖于所述透明甲基硅胶层的透明苯基硅胶层。
进一步地,所述外层密封胶具有一凹腔,所述内层密封胶置于所述外层密封胶之凹腔内,所述凹腔的内壁以沿其径向远离几何中心的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凹腔的内壁以沿其径向远离几何中心的方向倾斜的角度为10°~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腔的内壁以沿其径向远离几何中心的方向倾斜的方式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凹腔的内壁以沿其径向远离几何中心的方向倾斜的角度为10°~15°。
进一步地,所述外支架的一端横向穿设所述凹腔延伸出所述外层封装胶体之外,并弯折位于所述外层封装胶体的侧面,于所述外层封装胶体底端处再次弯折贴于所述外层封装胶体的底面。
进一步地,所述发光晶片至少为一颗。
进一步地,所述内支架的底部下表面贴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LED仅通过透明甲基硅胶层将金属线和发光晶片分别封装于支架上的第一凹腔和第二凹腔中,并于所述透明甲基硅胶层上覆盖一层透明苯基硅胶层,由于透明甲基硅胶层价格便宜且就有良好的膨胀系数,故不易拉断金属线,从而防止死灯,而透明苯基硅胶层具有良好的防硫化功效,这样,降低了LED的制作成本,同时可以防硫化,防死灯,填补了市场的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具,包括上述LED之结构。由于该LED制作成本,同时可以防硫化,防死灯,故采用该LED的灯具,也具有制作成本,防硫化,防死灯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LED的俯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阅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LED的俯视示意图;参阅图2所示,为图1中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温家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绍兴温家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52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