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不需要冷却的感应线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220455237.5 | 申请日: | 2012-09-0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18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0 |
| 发明(设计)人: | 殷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豪特维思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6/36 | 分类号: | H05B6/36 |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 地址: | 214174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不需要 冷却 感应 线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圈结构,尤其是一种加热熔炼炉使用的具有不需要冷却的感应线圈。
背景技术
根据感应加热的原理,所有感应加热熔炼炉(中频熔炼炉、超音频熔炼炉、电磁加热熔炼炉),都需要一个感应圈。为了提高感应加热的效率, 一般感应圈离被加热体的距离较近。这样当被加热体的温度很高时,其热量也很容易传到感应圈上。一般感应圈的材料是要求导电性能很好的导体,如,铜,紫铜。当感应圈中通上电流很大的感应电流时也会产生很大的热量,感应圈的温度就会升高,为了不使感应圈在高温下熔化, 一般中频炉的感应圈采用铜管,铜管内部通冷却水,一些超音频熔炼炉则采用高温线(铜芯线、或者铜芯漆包线)在高温线缆与被加热体中间放置隔热的保温棉,高温线用风扇冷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效率高、节约能源、使用寿命长的具有不需要冷却的感应线圈。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具有不需要冷却的感应线圈,在炉膛的外壁上或者内壁上开设有呈螺旋状的感应圈安装槽,在感应圈安装槽内安装有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由单股实心金属线或者单股实心合金线绕制形成。
所述感应线圈的圈数为10~40圈,感应线圈的螺距为3~30mm,形成感应线圈的单股实心金属线或者单股实心合金线的直径为1~20mm。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感应圈与被加热体中间不需要隔热,炉子结构简单;
感应圈不需要冷却,加工维修方便;
感应圈不需要冷却,感应圈上的热量能充分利用,节省很多能量;
感应圈才采用合金实心耐高温金属线或者合金线,熔点高,不需要冷却,不用担心如果冷却水断了感应圈容易烧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该具有不需要冷却的感应线圈,感应炉有个炉外壳1,炉外壳1的底部有炉底耐火砖,炉底耐火砖上放置坩埚锅底垫砖2, 在坩埚锅底垫砖上放置坩埚6与炉膛3,在炉膛3的外壁上或者内壁上开设有呈螺旋状的感应圈安装槽4,在感应圈安装槽4内安装有感应线圈5,所述感应线圈5由单股实心的金属线或者合金线绕制形成。
所述感应线圈5的圈数为10~40圈,感应线圈5的螺距为3~30mm,形成感应线圈5的单股实心金属线或者单股实心合金线的直径为1~20mm。
将耐高温金属线材或者合金材料线材(直径与长度,根据加热功率有一定变化)制作的感应线圈5绕制在预先制作的炉膛3外壁的感应圈安装槽4内。感应线圈5的两端预留一定长度的材料用以与炉体外侧的导线连接,将绕制好的感应线圈5与炉膛3一起放入炉体内,将感应线圈5与炉体3之间填充保温材料,将被加热体(坩埚,或者其他金属材料)放入炉膛内侧,四周距离均匀,并加以固定,感应圈中通上适当频率的交变电流(中频、超音频或者高频5~30KHz),感应线圈5内的坩埚6将感应到感应线圈5内的交变电流,产生涡流或者环流,从而产生热量,感应线圈5本身也产生一定的热量,通过炉膛3,将热量传给内侧的坩埚6或其他被加热体。
感应线圈5绕制在炉膛3的外壁上,这样的好处是:
1、感应线圈5与被加热体(坩埚6或者被感应体)的距离可以做的很近,提高了感应的效率;
2、感应线圈5不需要冷却,省去很多麻烦,比如,不需要中频炉必须的冷却水塔;
3、不用担心由于冷却水断水等原因引起感应线圈5被熔化;
4、感应线圈5本身产生的热量也充分利用,快速传递给被加热体,节约了大量能源;
5、感应线圈5的使用寿命长,维护简单;
6、炉膛3隔离了感应线圈5与坩埚6或其他被加热体,保护了感应线圈5不受伤害(坩埚经常会破裂,从而高温金属溶液或留出,使得感应圈短路或者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豪特维思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豪特维思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52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