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通信装置及近场通信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3837.8 | 申请日: | 2012-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722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陈良恺;彭智群;麦景嘉;陈静雯;李政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2 | 分类号: | H01Q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嘉和天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9 | 代理人: | 严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装置 近场 天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置及其天线,特别是指一种通信装置及近场通信天线。
背景技术
参阅图1,公知的近场通信装置1包含一介电基板11、一近场通信天线12、一第一电路13、一第二电路14以及一喇叭15。
公知的近场通信装置1的缺点在于:近场通信天线12与第一电路13、第二电路14及喇叭15间没有屏蔽,容易互相产生干扰。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及近场通信天线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解决先前技术的干扰问题的通信装置。
于是,本实用新型的通信装置包含:一近场通信天线以及一系统电路;该近场通信天线包括:一介电基板、一主体辐射部以及一第一导体线框;该介电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该主体辐射部用以接收或发射一近场通信的微波信号,并设置于该介电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且由一导体线连续弯绕形成一框形;该第一导体线框设置于该介电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且该主体辐射部及该第一导体线框的其中一者相间隔地位于另一者的框内;该系统电路电连接该近场通信天线,以交换该近场通信的微波信号,且该第一导体线框用以防止沿该第一表面、且介于该第一导体线框的框内与框外之间的相互电磁信号干扰。
而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前述的近场通信天线。
本实用新型的近场通信天线包括:一介电基板,该介电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一主体辐射部,该主体辐射部用以接收或发射一近场通信的微波信号,并设置于该介电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且由一导体线连续弯绕形成一框形;以及一第一导体线框,该第一导体线框设置于该介电基板的该第一表面,且该主体辐射部及该第一导体线框的其中一者相间隔地位于另一者的框内,且该第一导体线框用以防止沿该第一表面、且介于该第一导体线框的框内与框外之间的相互电磁信号干扰。
本实用新型可以防止沿第一表面、且介于自身框内与框外之间的相互电磁信号干扰,而能避免先前技术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公知的近场通信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近场通信天线的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示意图;
图3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电场强度分布的模拟示意图;
图4是第一较佳实施例移除一第一导体线框后的一电场强度分布的模拟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近场通信天线的第二较佳实施例的一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近场通信天线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一示意图;
图7是两个第三较佳实施例相对收发的一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近场通信天线的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示意图;
图9至图13各自是第四较佳实施例的一第一滤波器的一等效电路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近场通信天线的第五较佳实施例的一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近场通信天线的第六较佳实施例的一示意图;以及
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通信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一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近场通信装置 52 末端部
11 介电基板 45 区域
12 近场通信天线 6 第一滤波器
13 第一电路 61 传输端部
14 第二电路 62 电感
15 喇叭 62’ 电感
2 介电基板 63 电容
21 第一表面 64 电阻
3 主体辐射部 7 第二滤波器
4 第一导体线框 71 传输端部
41 第一开口 8 系统电路
42 末端部 81 接地部
5 第二导体线框 9 电路
51 第二开口 10 近场通信天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附图的七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地呈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启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383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