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热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453340.6 | 申请日: | 2012-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821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玲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玲玲 |
主分类号: | A47J41/00 | 分类号: | A47J41/00;A47J27/21;A47J36/36 |
代理公司: | 南通市永通专利事务所 32100 | 代理人: | 葛雷 |
地址: | 226400 江苏省南通市如东***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水壶。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常见的热水壶一般为电热两用型,作为家用是很方便的,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传热效率低下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徐传胜发明了一种节能节时热水壶,专利申请号89210016.8。陆文龙、钱蓓雯等也设计出了一种节能水壶,专利申请号200610118822.5。王鹏业、于保成同样设计了一种节能水壶,专利申请号91111043.7。除此之外还有好多的类似设计,金则明在专利号200620050901.2内也提出了一种节能的方案。总结起来,他们的思路基本上都是通过改变壶底加热部分形状的方法来增加换热面积,达到提高传热效率的目的。在使用燃气加热的时候这些发明和设计的确能够很好的起到强化传热的作用,不过加热方式一旦变成电加热,那么所有的这些增加换热面积的设计都会失去原先的积极意义。
实际上无论使用电加热还是火加热都存在一个较大的热损失问题,这个问题在室温偏低时尤其严重。同时还兼具一个可能被热水壶烫伤的危险。
针对散热的问题,也有不少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专利201010194215.3中,设计者将保温夹层中添加了保温液,实际上这种装置不能有效的起到节能作用,仅仅是延长了降温时间,如果在使用中将被加热好的液体尽快移入保温壶内储存,那么该装置不仅不能节能,相反还会起到增加能耗的负面作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保温、节能效果好的节能热水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节能热水壶,包括壶体、壶盖,其特征是:在壶体的底部设置将整个壶体底部覆盖的底部保温层,在壶体的侧壁上固装有将整个壶体侧壁包裹的侧壁保温层。
底部保温层与侧壁保温层为一整体或各自独立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防止意外烫伤。保温附件可以采用分体式制作,侧壁保温层可直接一次性固定到水壶上,而底部保温层可按照需要使用。本发明在节能的同时使用简单方便,同时还提高了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节能热水壶,包括壶体1、壶盖2,在壶体的底部设置将整个壶体底部覆盖的底部保温层3,在壶体的侧壁上固装有将整个壶体侧壁包裹的侧壁保温层4。
底部保温层与侧壁保温层为一整体或各自独立的部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玲玲,未经刘玲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4533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